释名
小杨、杨柳。
气味
柳华:苦、寒、无毒。
柳叶:苦、寒、无毒。
枝及根白皮:苦、寒、无毒。
主治
柳华:
吐血咯血。用柳絮烙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刀伤血出。用柳絮包敷即可。
脸上脓疮。用柳絮、腻粉等分,调灯油涂搽。
走马牙疳。用杨花烧存性,加麝香少许涂搽。
大风疬。用杨花四两,捣成饼,贴壁上,干后取下,泡淘米水中一时,取出焙干,研为末,取二两,加白花蛇、乌蛇各一条(去头尾,酒浸用肉),全蝎、蜈蚣、蟾蜍、雄黄各五钱,苦参、天麻各一两,共研为末,水煎麻黄取汁,与各药同熬,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以愈为度。
柳叶:
小便白浊。用清明柳叶煎汤代茶,以愈为度。
《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其中关于柳的记载详细而全面。以下是对《本草纲目·木部·柳》的逐句释义:
- 释名:小杨、杨柳。
- 小杨:指普通的杨树,通常为人们所熟知。
- 杨柳:特指柳树,因其枝条柔软下垂,故有此称。
- 气味:
- 柳华:即柳絮,味道苦、性寒,无毒。
- 柳叶:味道苦、性寒,同样无毒。
- 枝及根白皮:味道苦、性寒,也无毒。
- 主治:
- 吐血咯血:用柳絮烙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 刀伤血出:用柳絮包敷即可。
- 脸上脓疮:用柳絮、腻粉等分,调灯油涂搽。
- 走马牙疳:用杨花烧存性,加麝香少许涂搽。
- 大风疬:用杨花四两,捣成饼,贴壁上,干后取下,泡淘米水中一时,取出焙干,研为末,取二两,加白花蛇、乌蛇各一条(去头尾,酒浸用肉),全蝎、蜈蚣、蟾蜍、雄黄各五钱,苦参、天麻各一两,共研为末,水煎麻黄取汁,与各药同熬,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以愈为度。
《本草纲目·木部·柳》不仅记录了柳树的多种用途和功效,还体现了古代医学对于植物利用的智慧和经验。通过这些记载,可以了解到古人如何根据自然材料的特性来治疗疾病,以及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