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黄蘖。根名檀(俗作黄柏)。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男女诸虚(如小便淋漓,遗精白浊等症)。用黄蘖(去皮,切细)二斤、熟糯米一升,在童便中九浸九晒,再蒸过晒干,研为末,加酒煮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温酒送下。
痔漏下血。用黄蘖皮(刮净)一斤,分作四份:三份分别用酒、醋、童便各浸七天,洗、晒后焙干;另一份生炒成黑色。四份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久服可以除根。此方名“蘖皮丸”。
赤白浊。用黄蘖皮(刮净)一斤,分作四份,分别在酒、蜜、人乳、淘糯米水中浸透,炙干,共研为末,加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百补丸”。
蘖木,亦称黄柏,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其根名檀,在中医中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男女诸虚、小便淋漓、遗精白浊等。
蘖木的根皮和树皮在中医中被广泛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的功效。蘖木的根皮可以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症状,如小便淋沥、阴囊潮湿等。蘖木的树皮则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皮肤炎症等病症。蘖木的根和皮在中医中被视为良药,但使用时需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