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小儿虫病。用干漆(捣碎,烧烟尽)、白芜荑,等分为末,每服二分至一钱,米汤送下。
妇女血气痛。用湿漆一两,熬一顿饭时间,加入干漆末一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丸,温酒送下。怕漆人不可服。
男子疝气或小肠气痛。治方同上。此方名“二圣丸”。
妇女经闭或腹内症瘕。用干漆一两(打碎,炒烟尽)、牛膝末一两、生地黄汁一升,共在慢火上熬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渐增至三、五丸,酒或汤送下。又方:用当归四钱、干漆三钱(炒烟尽),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干漆一斤(烧研)、生地黄二十斤(取汁),两药合煎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服,酒送下。
本草纲目·木部·漆
气味
- 辛、温、无毒:描述漆的药性,表明其具有辛温的性质,且对人体无害。
主治
- 小儿虫病:使用干漆和白芜荑等药物制成丸剂,每服二分至一钱,米汤送下,用于治疗小儿寄生虫病。
- 妇女血气痛:使用湿漆和干漆末等药物制成丸剂,每服三、四丸,温酒送下,用于治疗妇女血气痛。
- 男子疝气或小肠气痛:使用“二圣丸”方剂,与上类似,但适用于男性患者。
- 妇女经闭或腹内症瘕:使用干漆、牛膝末、生地黄汁等药物制成丸剂,每服一丸,渐增至三、五丸,酒或汤送下,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规律或腹部肿块。
注释
- 干漆:通常指从漆树上采集的干燥树脂,经过加工后可用于药用。
- 白芜荑: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驱虫作用,常用于治疗小儿虫病。
- 湿漆:将漆加热至水分蒸发后的剩余物质,性质较温和,适合用于治疗妇女血气痛。
- 二圣丸: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干漆和白芜荑等成分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 梧子大:古代计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1/10个标准梧桐子的大小。
赏析
《本草纲目》作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著作,不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更是一部集古代医学之大成的作品。书中详细记载了各种药材的性味、主治、用法用量等信息,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医学资源。在《木部·漆》中,李时珍对漆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其气味、主治病症以及具体的用药方法。这些内容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医理论的精髓,也展示了中医药学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