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辛、热、有毒。

主治

大风疮裂。有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匀涂疮。另外还用大风子壳煎汤洗浴。此方亦治杨梅恶疮。

大风诸癞。用大风子油一两、苦参末三两,加少量酒。和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同时用苦参汤洗浴。手背皲裂。用大风子捣烂涂搽。

诗句:

本草纲目·木部·大风子

译文:

《本草纲目》中提到的关于大风子的部分。

注释:

  • 《本草纲目》:中国古代著名的药物学著作,对各种药材的性味、功效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 木部:在植物分类中,树木可以分为许多部分,如树干、枝条、叶子、果实等,统称为“木部”。在这里,它指的是植物的木质结构。
  • 大风子:一种植物的种子,具有药用价值。
  • 气味:指物体散发出来的气体或物质的气味。
  • 主治:治疗某种疾病。
  • 辛、热、有毒:形容药物的味道是辛辣的、温热的且有毒性。
  • 大风疮裂:指因为风邪侵袭而引起的皮肤损伤和开裂。
  • 大风子烧存性:将大风子的种子炒至完全失去水分后磨成粉末保存起来。
  • 麻油:一种植物油,常用于外用药膏或膏药的配制。
  • 轻粉:一种矿物质研磨粉,也用作外用药膏或膏药的配制。
  • 梧子(Wú Zǐ):一种小的中药丸剂量单位,通常用来形容药丸的大小。
  • 苦参末:即苦参的细粉末,常用于外用药,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 酒:一种常用的饮料或药物溶剂,用于内服或外用。
  • 苦参汤:一种中医方剂,由苦参和其他草药组成,用于洗浴或外用治疗皮肤病。
  • 手背皲裂:指手背部的皮肤因寒冷、干燥等原因而出现裂纹。
  • 捣烂涂搽:将药物捣碎后涂抹到受损的皮肤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