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地芙蓉、木莲、华木、桦木、拒霜。

气味

(叶并花)微辛、平、无毒。

主治

赤眼肿痛。用木芙蓉叶研为末,水调匀贴太阳穴中“清凉膏”。

月经不止。用木芙蓉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偏坠作痛。用木芙蓉叶、黄蘖各二钱,共研为末,以木鳖子仁一个磨醋调涂阴囊,其痛自止。

痈疽肿毒辣。用木芙蓉叶(研末)、苍耳(烧存性,研末)等分,蜜水调匀涂患处四围。

头上癞疮。用木芙蓉根皮研为末,香油调涂。涂前以松毛、柳枝煎汤,洗净患处。

汤火灼疮。用木芙蓉花研末,调油敷涂。有奇效。

一切疮肿。用木芙蓉叶、菊花叶一起煎不,频频熏洗。

《本草纲目》·木部·芙蓉

释名

  • 地芙蓉、木莲、华木、桦木、拒霜:这些名称反映了芙蓉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中的称呼,以及其外观特征和用途。

气味

  • (叶并花)微辛、平、无毒:描述了芙蓉的主要成分及其性质,即微辛、平和无毒,适合外用。

主治

  1. 赤眼肿痛:使用木芙蓉叶研末后水调敷于太阳穴中“清凉膏”,以缓解眼部红肿疼痛。
  2. 月经不止:用木芙蓉花与莲蓬壳等分研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治疗月经过多。
  3. 偏坠作痛:木芙蓉叶与黄蘖各二钱共研末,以木鳖子仁一个磨醋调涂阴囊,可止痛。
  4. 痈疽肿毒辣:木芙蓉叶与苍耳烧存性研末,蜜水调匀涂患处四围,有解毒消肿作用。
  5. 头上癞疮:木芙蓉根皮研末,香油调涂,有助于清除头部疮疡。
  6. 汤火灼疮:木芙蓉花研末,调油敷涂,具有快速愈合的效果。
  7. 一切疮肿:木芙蓉叶与菊花叶煎汤熏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疮肿。

赏析

  • 实用性:芙蓉在古代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因其药用价值高,还因其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特点。例如,木芙蓉叶常用于制作清凉膏,而木芙蓉花则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 文化意义:芙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美丽、纯洁和高雅,常被用来比喻女性的美丽和端庄。同时,芙蓉也象征着坚韧和不屈,如“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誉。
  • 生态价值:芙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生长。它的存在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历史传承:芙蓉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从古代的医药记载到现代的民间疗法,芙蓉一直被视为一种珍贵的药材和装饰品。这种传承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