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蛆是蝇的幼虫
气味
寒、无毒。
主治
一切疳疾。在六月间取粪坑听蛆淘净,封竹筒中,干后研末。每服一、二钱,加麝香少许,米汤送服。又方:用淘米水泡蛆一天,逐日换汁,再以清水三天,也是逐日换汁,然后晒干火焙为末,加黄连末等分。每半两配麝香五分,一起和猪胆汁调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汤送下。极效。
小儿痹积。用蛆洗泡后晒干,研为末,加甘草末少许,拌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至七丸,米汤关定,甚效。
热痢吐食(因服热药所致)。取粪蛆用流水洗净,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本草纲目》中关于蛆的释名、气味、主治及用法
深入解析《本草纲目》中昆虫部分内容
- 释名与气味
- 蛆是蝇的幼虫
- 气味寒、无毒
- 主治与应用
- 治疗一切疳疾
- 六月间取粪坑中蛆淘净,封竹筒中干后研末
- 具体用法与剂量
- 每服一、二钱,加麝香少许,米汤送服
- 又方:用淘米水泡蛆一天,逐日换汁,再以清水三天,也是逐日换汁,然后晒干火焙为末,加黄连末等分
- 特殊用法与效果
- 小儿痹积
- 用蛆洗泡后晒干,研为末,加甘草末少许,拌米糊做成丸子
- 热痢吐食(因服热药所致)
- 取粪蛆用流水洗净,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 其他相关条目
- 虫部·蛆
- 虫部·蛆
- 注释与翻译
- 注释:李时珍(约1518~1593),明代杰出医药学家。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人。
- 翻译:《本草纲目》中关于蛆的释名、气味、主治及用法
- 赏析
- 《本草纲目》作为中国古代医学宝库之一,其对昆虫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关于蛆的记载不仅丰富了古代医学知识,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