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调、齐女。
气味
咸、甘、寒、无毒。
主治
百日发惊。用蚱蝉(去翅足,炙过)三分、赤芍药三分、黄芩二分,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破伤风病(角弓反张)。用秋蝉一个、地肤子(炒)八分、麝香少许,共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头负疼痛。用蚱蝉二入,生研,加乳香、朱砂各半分,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用一丸,随头风所在的一侧纳入鼻中,以出黄水为有效。
本草纲目 · 虫部 · 蚱蝉
释名调、齐女。气味咸、甘、寒、无毒。主治百日发惊。用蚱蝉(去翅足,炙过)三分、赤芍药三分、黄芩二分,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破伤风病(角弓反张)。用秋蝉一个、地肤子(炒)八分、麝香少许,共研为末,酒送服二钱。头负疼痛。用蚱蝉二入,生研,加乳香、朱砂各半分,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用一丸,随头风所在的一侧纳入鼻中,以出黄水为有效。
注释与赏析
1. 释名
- 解释:在古代文献中,某些药物的名称可能具有特定的含义或来源,这些名称往往反映了药物的来源、形态或特性。
- 关键词:释名、调、齐女
- 含义:通过解释这些名称的由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药物的特性和用途。
2. 气味
- 解释:描述药物的味道、味道和性质,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 关键词:咸、甘、寒、无毒
- 含义:这些属性有助于确定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对人体的影响。
3. 主治
- 解释:列出药物的主要治疗功能和适应症。
- 关键词:百日发惊、破伤风病、头负疼痛
- 含义:这些症状和疾病是中医诊断中常见的问题,药物的治疗作用直接关联到这些问题的解决。
4. 用法与用量
- 解释:提供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推荐的剂量。
- 关键词:三分、赤芍药三分、黄芩二分
- 含义:正确的剂量对于药物的效果至关重要,不当的剂量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产生副作用。
5. 制备方法
- 解释:说明药物是如何被制备出来的,包括使用的原料和制备过程。
- 关键词:秋蝉一个、地肤子(炒)八分、麝香少许
- 含义:了解药物的制备过程有助于确保其质量和效果,同时也能增加对传统制药工艺的认识。
总结
本草纲目中的蚱蝉部分详细介绍了蚱蝉的多种用途,包括用于治疗百日发惊、破伤风病和头负疼痛等病症。通过合理的使用和制备方法,蚱蝉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中医治疗中,显示出其在传统医学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