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蝉壳、枯蝉、腹、金牛儿。
气味
咸、甘、寒、无毒。
主治
小儿夜啼。用蝉蜕四十九个,去前截,以后截研为末,分四次服,钩藤汤调下。
小儿天吊(头目卯视,痰塞内热)。用金牛儿(即蝉蜕)在浆水中煮一天,晒干,研为末。每服二、三分,冷水调下。
小儿初生、口噤不乳。用蝉蜕十数枚、全蝎(去毒)十数枚,共研为末,加轻粉末少许,乳汁调匀灌下。
破伤风病(发热)。用蝉蜕炒过,研为末,酒送服一钱,极效。又方:有得意蜕研为末,加葱涎调匀,涂破处,流出恶水,立效。此方名“追风散”。
皮肤风痒。用蝉蜕为末,每服一钱,羊肛煎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痘后目翳。用蝉蜕为末,每服一钱,羊肝煎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耳出脓。用蝉蜕半两(烧存性)、麝香半钱(炒),共研为末,棉裹塞耳中,追出恶物,即效。
本草纲目·虫部·蝉蜕解析蝉蜕药用价值与应用
- 蝉蜕简介
- 蝉蜕定义及别名
- 蝉蜕气味与性质
- 蝉蜕在中医中地位
- 蝉蜕主治疾病
- 小儿夜啼治疗方法
- 小儿天吊症状与治疗
- 破伤风病特效方剂
- 蝉蜕药理作用
- 蝉蜕成分及其功效
- 蝉蜕对皮肤风痒影响
- 蝉蜕在痘后目翳治疗中角色
- 蝉蜕使用剂量与方法
- 不同病症下用量调整
- 煎汤或酒送服方式
- 特殊方剂“追风散”介绍
- 蝉蜕现代研究进展
- 现代医学对蝉蜕研究
- 蝉蜕在现代医疗中应用
- 蝉蜕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 蝉蜕文化意义与象征
- 蝉蜕在传统文化中地位
- 蝉蜕象征意义探讨
- 蝉蜕在民间故事中角色
- 蝉蜕未来研究方向
- 新药开发潜力分析
- 蝉蜕在现代医药中应用前景
- 蝉蜕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