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白鱼、壁鱼、蠹鱼。

气味

咸、温、无毒。

主治

小儿天吊(眼向上翻)。用衣鱼干者十个、湿者五个,加乳汁研匀灌下。

小儿疾。用衣鱼七个、竹茹一把,加酒一升,煎成二合,温服。此方名“白鱼散”。

目中浮翳。取书中衣鱼末,点少许在翳上。一天点二次。

小便不通。有衣鱼、浓石乱发,等分为散。每服半匙,水关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白鱼散”。

本草纲目·虫部·衣鱼

释名:

  • 白鱼、壁鱼、蠹鱼。
  • 解释这些名称的来历,可能与衣鱼的生活习性或形态特征相关。

气味:

  • 咸、温、无毒。
  • 描述衣鱼的味道(咸),温度(温和),毒性(无毒)。

主治:

  • 小儿天吊(眼向上翻)。用衣鱼干者十个、湿者五个,加乳汁研匀灌下。
  • 小儿疾。用衣鱼七个、竹茹一把,加酒一升,煎成二合,温服。此方名“白鱼散”。
  • 目的中浮翳。取书中衣鱼末,点少许在翳上。一天点二次。
  • 小便不通。有衣鱼、浓石乱发,等分为散。每服半匙,水关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白鱼散”。

注释:

  1. 释名:这部分介绍了几种关于衣鱼的名称及其来源或含义。
  2. 气味:描述了衣鱼的味道、温度和毒性,指出了衣鱼的食用安全性。
  3. 主治:列出了衣鱼在不同病症下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小儿天吊和小儿疾病以及改善小便不通等症状。
  4. 注释:提供了对每个治疗方法和效果的解释。

赏析:
《本草纲目》中的“衣鱼”条目详细记录了其性质、用途和治疗多种病症的方法。这种详细的分类和描述体现了古代医学对于自然界中昆虫类动物的认识和应用,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利用。此外,通过列举具体的治疗方法,也展现了中医药学在处理各种常见健康问题时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