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中风(筋急口噤,身如角弓反张)。用守宫(炙干,去足)七个、天南星(酒浸三日,晒干)一两、腻粉半钱,共研为末,以薄面糊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取七丸,以酒送下。不久,汗出。再服药一次,出汗一次即愈。或在本方中加白附子一两,蜜调成丸子亦可。此方名“守宫丸”。
疬风成癞。有守宫一个(焙干)、大蚕沙五升(水淘过,炒干),共研为末拌小麦面四升,用成条子,晒干,研为末。每服一、二合,柏圳汤关定,一天服三次,直至病愈。
瘰疬初起。用守宫一个,焙干,研为末,每日取半分,酒送服。
篾只成块。用守宫一个,包在鸭蛋大的一团白面中,研烂作饼,烙熟吃下,当有血块排出。如法治三、五次,病愈。
小儿疳疾。用守宫一个(微炙),蜗牛壳、兰香根、靛花、雄黄、麝香各一分,龙脑半分,共研为末,加米醋煮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十丸,芝麻汤送下。一天服二次,直至病愈。
本草纲目·鳞部·守宫探索守宫药方及其应用
- 守宫简介
- 定义与别名
- 形态特征
- 分布地区
- 守宫药用价值
- 久年惊治疗
- 瘰疬初起治疗
- 小儿疳疾治疗
- 守宫药方详解
- 守宫丸配方及制作方法
- 守宫与其他药材配伍效果
- 守宫丸服用剂量与频率
- 守宫使用注意事项
- 服药前准备
- 服药后反应观察
-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
- 守宫药方现代研究
- 现代医学对守宫药效验证
- 守宫在现代医疗中应用
- 守宫药方传承与创新
- 守宫文化意义
- 守宫在古代文化中地位
- 守宫在民间传说与故事中角色
- 守宫在现代文化中影响
- 守宫药方未来展望
- 守宫药方现代化改进
- 守宫药方国际化推广
- 守宫药方科学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