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食消气。用五灵脂一两、木香半两、巴豆四十枚(煨熟,去油),共研为末,加糊做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开水送下。

消渴饮水。用五灵脂、黑豆(去皮),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冬瓜皮汤送下(无皮,用叶亦可)。一天服二次。不可更服热药,可服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若只是小渴,服此方二、三服即止。此方名“竹笼散”

手足冷麻。用五灵脂二两、没药一两、乳香半两、川乌头一两半(炮,去皮),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用一丸,以生姜温酒磨服。

骨年肿痛。用五灵脂、白芨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三钱,共研为末,以生姜温酒磨服。

损伤接骨。用五灵脂一两、茴香一钱,共研为末。先将乳香末敷在极痛处,再在药上含沙射影小黄米粥,然后把上述配好的药末撒盖在粥上,随即用木块夹定。三、五日后可见效。

本草纲目 · 禽部 · 寒号虫
化食消气。用五灵脂一两、木香半两、巴豆四十枚(煨熟,去油),共研为末,加糊做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开水送下。

消渴饮水。用五灵脂、黑豆(去皮),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冬瓜皮汤送下(无皮,用叶亦可)。一天服二次。不可更服热药,可服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若只是小渴,服此方二、三服即止。此方名“竹笼散”

手足冷麻。用五灵脂二两、没药一两、乳香半两、川乌头一两半(炮,去皮),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用一丸,以生姜温酒磨服。

骨年肿痛。用五灵脂、白芨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三钱,共研为末,以生姜温酒磨服。

损伤接骨。用五灵脂一两、茴香一钱,共研为末。先将乳香末敷在极痛处,再在药上含沙射影小黄米粥,然后把上述配好的药末撒盖在粥上,随即用木块夹定。三、五日后可见效。

注释

  • 五灵脂:甘、温、无毒,主治心腹痛及小肠疝气(包括妇女妊娠期间及产后心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症)。
  • 五灵脂一两:与木香半两、巴豆四十枚(煨熟,去油)混合研磨成末,制成丸子,每丸如绿豆大小。
  • 五灵脂、黑豆: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用冬瓜皮汤送下。
  • 五灵脂、川乌头:共研为末,制成丸子,每用一丸,以生姜温酒磨服。
  • 五灵脂、白芨:共研为末,制成丸子,每用一丸,以生姜温酒磨服。
  • 五灵脂、茴香:共研为末,先敷于患处,再将药末撒在粥上,用木块夹定。

赏析

《本草纲目》是一部综合性的中医药学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药物知识和临床应用经验。本草纲目中的“禽部”专门记载了各种鸟类及其相关药材的应用。寒号虫作为其中的一篇,主要介绍了几种针对特定病症的药物配方和使用方法。

关于“化食消气”,描述了一种使用五灵脂、木香和巴豆的混合物制成的丸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和气滞引起的症状。这种药物组合通过调和五灵脂的温性与巴豆的泻下作用,达到消除体内积食的效果。

“消渴饮水”部分提供了另一种针对口渴症状的药物方案。这里使用了五灵脂和黑豆的组合,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来缓解口渴问题。同时,还提到了使用八味丸来治疗更为严重的口渴情况。

“手足冷麻”和“骨年肿痛”分别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药物配方,旨在缓解因气血不畅或筋骨受损引起的疼痛和麻木感。这些药物通常需要配合其他药材或食物一同服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损伤接骨”部分则提供了一种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通过将五灵脂与其他药材混合后制成药膏,涂抹在受伤部位,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减轻疼痛。

《本草纲目》中的“禽部”不仅记录了多种鸟类及其药用价值,还详细描述了针对不同病症的药物配方和使用方法。这些内容对于现代人了解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