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鸦乌、老雅,预、匹居、楚乌、大嘴乌。
气味
(肉)酸、涩、平、无毒。
主治
五劳七伤。用乌鸦一只,于其腹中装入栝楼瓤一枚和白矾少许,扎紧煮熟,分作四次服下。
暗风疾。用冬季捕得的乌鸦一只,盐泥封固,煅过,冷后取出,研为末,加朱砂末半两,和匀。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不过十天可以治好。又方:用乌鸦一只,瓶封火煅,加胡桃七枚、苍耳心子七枚,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热酒送下。
经脉不通,积血不散。用乌鸦(去皮毛,炙)三分,当归(焙)、好墨各三分,延胡索(炒)、蒲黄(炒)、水蛭(以糯米炒过)各半两、芫青(糯米炒过)一分、共研为末。每且钱,酒送下。
虚劳瘵疾。绞死乌鸦一只,去毛、肠,填入人参片、花椒各五钱,缝好,水煮熟食。另以汤中鸦骨、参、椒焙干,研为末。加枣肉做成丸子服下。
本草纲目 · 禽部 · 乌鸦
释名:鸦乌、老雅,预、匹居、楚乌、大嘴乌。气味(肉)酸、涩、平、无毒。主治五劳七伤。用乌鸦一只,于其腹中装入栝楼瓤一枚和白矾少许,扎紧煮熟,分作四次服下。
暗风疾。用冬季捕得的乌鸦一只,盐泥封固,煅过,冷后取出,研为末,加朱砂末半两,和匀。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不过十天可以治好。又方:用乌鸦一只,瓶封火煅,加胡桃七枚、苍耳心子七枚,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热酒送下。
经脉不通,积血不散。用乌鸦(去皮毛,炙)三分,当归(焙)、好墨各三分,延胡索(炒)、蒲黄(炒)、水蛭(以糯米炒过)各半两、芫青(糯米炒过)一分、共研为末。每且钱,酒送下。
虚劳瘵疾。绞死乌鸦一只,去毛、肠,填入人参片、花椒各五钱,缝好,水煮熟食。另以汤中鸦骨、参、椒焙干,研为末。加枣肉做成丸子服下。
赏析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古代药物学之大成的巨著,其中关于乌鸦的记载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这一物种的认识,还揭示了其在传统医学中的多重用途。从治疗五劳七伤到治疗暗风疾,再到治疗经脉不通和虚劳瘵疾,乌鸦在《本草纲目》中被赋予了多种药用价值。这些记载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与利用,也反映了古代医学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乌鸦在《本草纲目》中被用作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例如,治疗五劳七伤时,乌鸦被用来滋补身体,增强体质;治疗暗风疾时,则通过特定的烹饪方法来发挥其药效。这些记载不仅展示了乌鸦作为食材的美味,更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药物的珍视和利用。
《本草纲目》中关于乌鸦的记载也揭示了古人对动物保护的重视。在处理乌鸦的过程中,作者强调了对其皮毛的保护,避免过度捕杀,体现了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要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草纲目》中关于乌鸦的记载也反映了古代医学的独特魅力和智慧。通过对乌鸦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古人不仅发现了其药用价值,还进一步了解了其生理结构和生长习性。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古代医学的知识体系,也为后世的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草纲目》中关于乌鸦的记载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与利用,也反映了古代医学的独特魅力和智慧。这些记载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古代医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