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猪、豚、加(一指公猪)、志(指母猪)。
气味
加猪肉:酸、冷、无毒(一般猪肉:苦、微寒、有小毒。)
猪油:甘、微寒、无毒。
猪肝:苦、温、无毒。
猪肾(猪腰子):咸、冷、无毒。
猪胰:甘、平、微毒。
猪肚(即猪胃)猪肚(即猪胃):甘、微温、无毒。
猪脬(猪膀胱,俗称猪尿胞):甘、咸、寒、无毒。
猪胆:苦、寒、无毒。
母猪蹄:甘、咸、小寒、无毒。
主治
母猪蹄:
妇女无乳。用母猪蹄一具,加水二斗煮成五、六升饮服。或加通草六分亦可。又方:用母猪蹄四枚,加水二斗,煮成一斗,放入土瓜根、通草、漏芦各三两,再煮至六升,去渣,加葱、豉作粥或汤吃。如身觉热并有微汗即为有效。乳若不通,可再次服药。
痈疽发背。用母猪蹄一双、通草六分,棉裹煮汤吃。
诗句
猪、豚、加(一指公猪)、志(指母猪)。
译文
- 猪、小猪、加猪、志猪。
注释
- 释名:这里解释“豕”的含义,即猪肉的来源和特性。
- 气味:描述了各种动物的肉类及其味道和性状。
- 主治:提供了治疗不同病症的方法,包括妇女无乳和痈疽发背等。
赏析
这首诗是对《本草纲目·兽部》中关于豕(猪)的详细介绍。它不仅列出了猪的各种部位和特性,还详细描述了这些部位的药用价值和治疗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到猪在传统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动物的认识和利用,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对健康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