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麋角:甘、热、无毒。
主治

补虚损,生精血。去风温,壮筋骨。用鹿角削细,加真酥一两,酒一升,慢火炒干,取四两;又用麋角削细,加真酥二两、米醋一升,慢火炒干,取半两;另取苍耳子(酒浸一宿,焙干)半斤,山药、白茯苓、黄芪(蜜炙)各四两,当归(酒浸、焙)五两,山药、白茯苓、黄芪(蜜炙)各四两,当归(酒浸、焙)五两,肉苁蓉(酒浸、焙)、远志(去心)、人参、沉香各二两,熟附子一两。各药通为末,加酒煮糯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或盐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二至丸”。

身体衰病(血脉枯槁,肌肤松薄,筋骨痿弱,饮食不思,四肢无力,扑枯发落,眼昏唇燥)。用麋角屑一斤、酒浸一宿、大附子(生、去皮脐)一两半、熟地黄四两,布包好,上下四周用大麦一程式转住,蒸一天,取出药、麦,各焙为末。以原用的浸药酒,添清煮麦粉为糊,和药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温酒或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用麋角(削细、酥炒成黄色)五两、熟附子末半两,加酒、糊做成丸子服下。此方名“麋角丸”。

本草纲目·兽部·麋

解析药用价值与应用

  1. 气味
  • 甘、热、无毒
  • 补虚损,生精血
  • 去风温,壮筋骨
  1. 主治
  • 补虚损,生精血
  • 去风温,壮筋骨
  1. 方剂介绍
  • 二至丸
  • 麋角丸
  1. 身体衰病
  • 血脉枯槁,肌肤松薄
  • 筋骨痿弱,饮食不思
  • 扑枯发落,眼昏唇燥
  1. 药材制备
  • 鹿角削细,加真酥一两,酒一升,慢火炒干
  • 麋角削细,加真酥二两、米醋一升,慢火炒干
  1. 药效分析
  • 补虚损,生精血
  • 去风温,壮筋骨
  1. 现代应用
  • 传统医学中应用
  • 现代研究进展
  1. 文化意义
  • 《本草纲目》地位
  • 中医药文化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