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河桥别,青萝水寺期。
去来惟杖锡,得失只称诗。
细雨依松色,孤烟结柳丝。
东林叹无主,三过落花时。
以下是对这首诗《悦支师北归见枉》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 诗句释义
- 红树河桥别,青萝水寺期。 在河桥上告别了红花繁盛的树林,又在青翠的水寺中期待着相聚的日子。
- 去来惟杖锡,得失只称诗。 无论是离去还是归来,我都手持锡杖;无论得与失,都只以诗歌为量。
- 译文
- 红树河桥别,青萝水寺期。 在河桥上别离,又在水寺中等待相聚。
- 去来惟杖锡,得失只称诗。 无论是离开还是归来,我都带着锡杖;无论得失,都只是以诗歌来衡量。
- 细雨依松色,孤烟结柳丝。 细小的雨丝依附在松树上,孤独的烟雾缠绕着柳枝。
- 东林叹无主,三过落花时。 东林寺叹息无人守护,我三次经过落花之时。
- 关键词注释
- 红树河桥别: 描述在红树覆盖的河边桥上与某人告别的情景。
- 去来惟杖锡: 使用锡杖作为行囊中的法器,象征着行走于世间的法性。
- 得失只称诗: 将生活中的得失比作诗意,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 细雨依松色: 细腻的小雨如同松树的颜色,轻柔而悠长。
- 孤烟结柳丝: 孤独的烟雾仿佛凝结成了柳丝的形状,增添了一份朦胧之美。
- 赏析
- 意境深远: 本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内心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得与失的深刻思考。
- 艺术特点: 诗歌采用了典型的意象表达手法,如“红树河桥别”和“细雨依松色”,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
- 情感丰富: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修行的独特理解,展现了深厚的情感。
《悦支师北归见枉》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古典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法的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态度。这首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