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焰俄惊五十春,卉衣霍食已三旬。
枯藤鼠啮悲斜日,敝箧蛇攻苦病身。
牛马任人呼辄应,荃茅在我辨非真。
闭门且觅安心法,槛外松风解拂尘。
【注释】
五十自纪:五十岁的人自记。纪,年岁,时间。
泡焰俄惊五十春:泡焰,指火焰。俄,忽然。五十春,意谓五十岁了。
卉衣霍食已三旬:卉衣,指粗布衣服。霍,同“裸”,赤身。
枯藤鼠啮悲斜日:枯藤,指藤条。鼠啮,老鼠咬。斜日,指太阳偏西。这句写诗人晚年的凄苦生活。
敝箧蛇攻苦病身:敝箧,破旧的箱子。蛇攻,比喻疾病折磨。苦病身,指身体病痛。
牛马任人呼辄应:牛马,代指自己。任人呼,随意呼唤。辄应,立即答应。这句写诗人在困境中仍保持尊严的生活态度。
荃茅在我辨非真:荃茅,一种草,又名菅茅。辨,辨别。非真,不是真的。这句写诗人对真假、荣辱的认识态度。
闭门且觅安心法:闭门,关上门不与外界交往。安心法,指求得内心的安宁。这句写诗人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的宁静。
槛外松风解拂尘:槛外,指门外。松风,指松林中的风声。拂,拂动。这句写诗人心境宁静如一。
【赏析】
这首七绝诗是诗人于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流放夜郎途中所作。全诗以五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第一联“泡焰俄惊五十春,卉衣霍食已三旬。枯藤鼠啮悲斜日,敝箧蛇攻苦病身。”此联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诗人五十年来的生活状况。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人生的沧桑与艰辛。
第二联“牛马任人呼辄应,荃茅在我辨非真。”此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性格和清醒头脑。诗人虽然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尊严和理智,不被世俗所迷惑。
第三联“闭门且觅安心法,槛外松风解拂尘。”此联则是诗人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和对于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诗人在困境中寻找心灵的安宁,而这种安宁则来源于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诗人一生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