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阳春台,骋望极千里。
长风六月寒,落日众山紫。
上有白衣苍狗之浮云,下有蒲桃泼醅之汉水。
水流为我驶,云浮为我旋。
楚曲一去三千年,秦丝羌管鸣秋蝉。
我有小梅唱,峕峕操越音。
调短不及古,岂堪郢人心。
安得招谪仙,挥手凌紫烟。
大呼江水变春酒,醉引明月来青天。
颇怀鹿门隐,欲耕云梦田。
便从此地作农夫,登台为奏豳风篇。

【注释】

①阳春台: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

②骋望:远眺。

③苍狗:青色的野狗。

苍狗之浮云:指飘忽不定的云彩。

④蒲桃:指葡萄。汉水:即汉江,发源于秦岭,流经陕西、湖北等地,入长江。

⑤郢(yǐng)心:楚地之心,指楚国音乐。

⑥招谪仙:指李白,唐人常以仙人自比,这里指李白。

⑦峕峕:形容歌唱声调高亢。操越音:唱的是越族歌曲。

⑧不及古:比不上古代。

⑨郢(yǐng):春秋时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⑩安得:如何能。招谪仙:请李白来作客。

⑪凌紫烟:指驾着祥云,飘飘然直上青云。这句是说李白来了。

⑫江水变春酒:指李白饮酒豪兴大发,把江水当酒喝。

⑬明月来青天:指李白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⑭鹿门: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市西,相传晋代文学家郭璞曾隐居于此。

⑮云梦田:指隐居之地。云梦泽在今湖北境内,汉代时是一片大沼泽,后来成了良田美池。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阳春台上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并借乐府旧题抒发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全诗语言朴实,风格雄浑,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分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特点。

首联“晚登阳春台,骋望极千里。”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为下文抒怀壮志作铺垫。

颔联“长风六月寒,落日众山紫。”“长风六月寒”写景,“落日众山紫”抒情,情景交融,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壮的气氛。

颈联“上有白衣苍狗之浮云,下有蒲桃泼醅之汉水。”写景抒情相结合,形象鲜明,意境开阔,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诗人登上高楼远望,眼前出现了一幕奇观。那白色的云雾,像一匹无拘无束的苍狗在天空中遨游;那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再看脚下,滚滚的汉水如泼洒的葡萄酒一般清澈甘醇。

尾联“我有小梅唱,峕峕操越音。”“我”字领起,写出了诗人的自豪感。他唱着越族的歌曲,声音嘹亮激越。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欢快,又暗含了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末联“调短不及古,岂堪郢人心。”“调”指诗歌的格调、风味。这两句诗是说,自己的诗歌虽然简短,但格调并不低劣,怎奈它不能与古人相比,哪里能够符合那些楚国人的心意呢?这既是对屈原的怀念,也是对自己才华的自负。

此诗写诗人登临阳春台,纵目中原万里沃野,感叹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前四句写景,后六句抒情。中间两联写景语中有情,情景交融,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