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水迢遥接楚云,瑶台清露滴黄昏。
当时谁向苍梧望,休信斑斑竹上痕。

绝句

吴水迢遥接楚云,瑶台清露滴黄昏。

当时谁向苍梧望,休信斑斑竹上痕。

注释

  1. 吴水:古代传说中的吴地之水,此处可能暗指长江或运河水系。
  2. 迢遥:遥远,形容距离远。
  3. 接:连接,与“遥”字呼应。
  4. 楚云:泛指楚国的云层,这里用来描绘江南地区特有的云彩。
  5. 瑶台:神话中的仙台,常用来比喻高洁之地或美好环境。
  6. 清露:晶莹的露珠,通常在黄昏时分出现,象征着清新和宁静。
  7. 黄昏:傍晚时分,天色渐暗。
  8. 苍梧:古地名,此处可能是诗人所向往的地方,如桂林等。
  9. 休信:不要轻信,表示怀疑或不相信的意思。
  10. 斑斑:形容事物表面的痕迹或斑点。
  11. 竹上痕:竹子上的雨痕,象征自然的痕迹和变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和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首句“吴水迢遥接楚云”,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吴地之水与楚国云层相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遥远而美丽的画面。接着,“瑶台清露滴黄昏”,将读者的视线转向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仙境,清露在黄昏时分滴滴落下,如同天宫的玉液琼浆,令人陶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清新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两句“当时谁向苍梧望,休信斑斑竹上痕”,则是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感慨。这里的“苍梧”既是地点,也是诗人心中的寄托。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无奈的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