髻挽乌云试晚妆,衫裁白氎学霓裳。
私邀女伴门前立,不避灯光与月光。
【注释】
髻:束起的发髻。晚妆,即晚妆艳。衫:上衣。裁:裁剪。白氎(fù):用白布制成的短衣。霓裳:指霓裳羽衣舞,一种舞蹈。私邀:私自相邀。女伴:同去的朋友。立:站。不避:不顾,不顾及。
【赏析】
这首《踏灯词》是一首写元宵节民间女子观灯的民歌,表现了当时女性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全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女子在灯火阑珊、月光皎洁的元宵之夜,偷偷地来到城楼前观看彩灯,然后才回屋去梳洗打扮;接着写她在城楼上与情人约会,一起观赏彩灯,并互相倾诉衷情。
第一句“髻挽乌云试晚妆,衫裁白氎学霓裳。”描写女子晚上打扮的情景。这一句是倒叙的开头,从女子的行动入手。女子在月色和灯火下,偷偷地来到城楼前观看彩灯,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如此灿烂夺目的灯光,心中自然充满了喜悦之情。然而,这种喜悦之情并没有得到及时表达,而是被她暂时压抑下来。第二句“私邀女伴门前立,不避灯光与月光。”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女子的行动情景。此时的女子已经打扮得十分漂亮,于是决定邀请自己的女伴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夜景。她站在城楼前的台阶上,等待着女伴的到来。当她们到来的时候,城门上的灯火和月光都照亮了她们的脸庞,使得她们的美丽更加迷人。这里的“私邀”一词,不仅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追求,也体现了她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聪明、活泼的女性形象,通过她的行动展示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情感世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认可和重视,展现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