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藤古木雨斑斑,一鹤东飞去不还。
樵牧至今能指点,奏差坟在石帆山。
【注释】
苍藤:指古藤。苍藤,泛指老树。
古木:指古树。
雨斑斑:雨后树叶上有水珠。
一鹤东飞去不还:指一位鹤发老人乘船离开故乡。
樵牧:指打柴的和放牧的人。
指点:用手势指点方向。
奏差:指地方官。
石帆山: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境内。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友人孙君墓的悼念之作。
首句“苍藤古木雨斑斑”,描绘了一幅雨中的古藤大树图,以景衬人。苍老的古木,枝干粗壮,枝叶葱郁,雨过之后显得更加苍劲,给人以雄浑、古朴之感;而“苍藤”则暗示了主人翁一生坎坷,命运如藤蔓般盘曲难辨。
颔联“一鹤东飞去不还”,诗人巧妙地运用“一鹤”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同时寄托了自己对亡友的思念之情。这一句中,“一鹤”指的是一位鹤发老人(即孙君),他乘船离去,再也无法回来。“去不还”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颈联“樵牧至今能指点,奏差坟在石帆山”,诗人通过描写樵夫和牧童仍能在墓地上辨认出主人翁的坟墓,以及墓碑上的题名,以此来强调主人翁的崇高地位和他生前的辉煌成就。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品格,也表达了他对亡友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尾联“奏差坟在石帆山”直接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即主人翁的坟墓在石帆山。这里的“奏差”指的是地方官,而“坟在石帆山”则是指主人翁曾经担任过的地方官员。整首诗通过对苍老的古藤大树、飞翔的鹤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樵夫、牧童等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主人翁的高尚品德和光辉事迹。同时,通过这些景物和人物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亡友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