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松树枝,肃肃冬日阴。
孤亭弘且敞,乃在凤池浔。
凤池超人寰,万籁无一音。
暂息尘中辙,因鲜俗虑侵。
端坐邈宇宙,掩帙忘古今。
顿令群动袪,见此方寸心。
金门足大隐,岂必谢缨簪。

《原心亭诗》是清代诗人钱载所作,通过描述原心亭的景象及其内在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心灵的深刻感悟。现提供其诗句、译文、注释及赏析如下:

  1. 诗句原文
    郁郁松树枝,肃肃冬日阴。
    孤亭弘且敞,乃在凤池浔。
    凤池超人寰,万籁无一音。
    暂息尘中辙,因鲜俗虑侵。
    端坐邈宇宙,掩帙忘古今。
    顿令群动袪,见此方寸心。
    金门足大隐,岂必谢缨簪。

  2. 译文
    郁郁葱葱的松树树枝,肃肃的冬日阴沉。
    孤单的亭子宽敞而明亮,位于凤池之畔的浔水旁。
    凤池之地超然世外,四周寂静无声。
    短暂地停下尘世的车辙,避免俗虑的侵扰。
    端坐于辽阔宇宙之中,卷起书帙忘却古今。
    使一切动乱消散,看到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金门足以成就大隐,何必依赖世俗的冠带呢。

  3. 注释

  • 郁郁:茂密的样子。
  • 肃肃:形容风声或声响。
  • 弘且敞:宽广开阔。
  • 凤池:指凤凰池,古代皇帝为大臣设置的官邸所在地。
  • 臻(zī)人寰:超越人间。
  • 湛明:深远广大。
  • 真宰:指人的本性。
  • 径寸:指一寸之地。
  • 翳翳(yì):形容云气遮蔽阳光。
  1. 赏析
  • 自然之美与心境合一:钱载通过对原心亭的描绘,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松树枝郁郁葱葱,冬日里显得更加幽静,这种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孤亭的开阔与明亮映衬着诗人的心灵空间,使其得以超越尘世的喧嚣和纷扰。
  • 心灵深处的觉醒:诗中的“万籁无一音”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杂音的境界。诗人在短暂的停留中,暂时抛开了世间的烦忧,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种体验是对自我灵魂的一种深度探索和净化。
  • 超越与回归:诗中的“端坐邈宇宙”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深入思考。诗人通过卷起书帙忘却古今,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
  • 隐逸生活的象征:诗中的“金门足大隐”暗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隐居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无需依赖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是源于内在的精神和道德修养。
  • 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诗中的“岂必谢缨簪”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和地位的不屑一顾,他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富足和自由,这种追求超越了世俗的标准,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它通过对自然美的体验和对心灵的探索,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这种情怀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理想,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宝贵的心灵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