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郡同歌舞,神人共赞尧。
有天皆入贡,无地不来朝。
玉烛调元气,璇玑运斗杓。
六龙高扈驾,五凤夹吹箫。
瑞应清河颂,欢腾击壤谣。
翔南声教远,干羽格三苗。
朝宗引
海郡同歌舞,神人共赞尧。
有天皆入贡,无地不来朝。
玉烛调元气,璇玑运斗杓。
六龙高扈驾,五凤夹吹箫。
瑞应清河颂,欢腾击壤谣。
翔南声教远,干羽格三苗。
注释:
- 海郡同歌舞,神人共赞尧:指的是南海郡的百姓共同参与歌舞庆祝,神灵和人类都赞美唐尧。
- 有天皆入贡,无地不来朝:表示所有的神仙都来向唐尧进贡,没有人不前来朝拜。
- 玉烛调元气,璇玑运斗杓:用玉制的礼器调和元气,使用璇玑星象运行斗杓以观测星象。
- 六龙高扈驾,五凤夹吹箫:六条龙在皇帝的马车上高高飞翔,五只凤凰在旁边吹奏箫音。这是对皇家车驾的生动描绘。
- 瑞应清河颂,欢腾击壤谣:表达了对黄河的祥瑞之兆的歌颂,人民欢腾跳跃,击打土块唱歌。
- 翔南声教远,干羽格三苗:声音教化传播得很远,干(大)羽象征武力震慑了三苗。这里的“翔南”可能是一种比喻,表达声音与教化的影响范围广泛且深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盛世景象的诗篇,充满了吉祥、和谐、繁荣的氛围。诗中通过描绘南海郡的景象,展现了神灵与人类共同赞颂唐尧的场景;然后转入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包括星辰运转、动物飞翔等,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治理成效的赞美,认为声音教化已经传播到远方,武力也震慑了三苗地区;最后以豪迈的语言结束全诗,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氛围。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社会和谐的赞美,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盛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