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跨鹤归何处,崔颢题诗在此楼。
胜概至今当地辟①,高风终古与天悠②。
彭湖晓色来新霁③,衡岳晴芬落远洲。
铁笛一声秋万顷,沧桑都付楚云愁。

次崔韵

仙人跨鹤归何处,崔颢题诗在此楼。

胜概至今当地辟,高风终古与天悠。

彭湖晓色来新霁,衡岳晴芬落远洲。

铁笛一声秋万顷,沧桑都付楚云愁。

注释

  1. 仙人跨鹤归何处:描绘出神仙般的人物乘着仙鹤飞升离去的画面,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2. 崔颢题诗在此楼:指出了诗人所在地的建筑是崔颢曾经留下诗句的地方,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的厚重感。

  3. 胜概至今当地辟:这里的“胜概”指的是美好的景色或景象,诗人通过强调“至今”和“当地”,表达了这种美好景色长久不衰,持续吸引人们前来观赏的意境。

  4. 高风终古与天悠:这里“高风”指的是高尚的品质或行为,而“悠”表示长远、持久。诗人用这两个词来形容某种精神或德行历久弥新,永远传扬。

  5. 彭湖晓色来新霁:彭湖是一处地名,可能是诗人所在地区的风景名胜,“新霁”即新的雨后天晴,意味着天气晴朗,景色优美。

  6. 衡岳晴芬落远洲:衡山为五岳之一,岳意为高峻的山峰,晴芬指清新的芳香,落远洲则是指花香四溢,飘落到远方的水域中。整句诗描绘了衡山的清馨和远处岛屿的美丽景致。

  7. 铁笛一声秋万顷:铁笛声在秋风中回荡,声音宏大而深远,如同秋天的辽阔田野一样广袤无垠。

  8. 沧桑都付楚云愁:沧桑通常用来比喻世事变迁,这里可能暗喻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楚云则是一种自然现象,常用来象征天空中的云朵。

    赏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并抒发作者情怀的五言律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己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首联“仙人跨鹤归何处,崔颢题诗在此楼”通过神仙和诗人的对比,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心。第二联“胜概至今当地辟,高风终古与天悠”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永恒魅力和诗人的高洁品德。第三联“彭湖晓色来新霁,衡岳晴芬落远洲”具体描绘了诗人所居地的自然风光,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四联“铁笛一声秋万顷,沧桑都付楚云愁”以音乐之声引发对时间流转和历史沧桑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深邃感。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