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甫,原名罗荣祖,宋代诗人
罗荣祖是宋代的诗人。
字仁甫,号东舒,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出生于歙县(今属安徽),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入元后,罗荣祖与萧魁等人一同被征召,但他并未随众前往北方,而是写下了《答招隐》一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仁甫,原名罗荣祖,宋代诗人
罗荣祖是宋代的诗人。
字仁甫,号东舒,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出生于歙县(今属安徽),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入元后,罗荣祖与萧魁等人一同被征召,但他并未随众前往北方,而是写下了《答招隐》一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依据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本诗是诗人为友人招隐山林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希望朋友能远离尘世喧嚣、追求闲静生活的愿望。 第一联“荡荡唐尧德,乃有箕山臣”,意思是说,浩荡的尧舜之德,才使得那些隐居在箕山的人成为贤臣。尧舜,指唐尧﹑虞舜。唐尧,即帝尧,传说中上古圣王,姓伊祁氏,名放勋。尧年老时让位给舜,禅位于舜
【注释】 灵岩:在今安徽歙县西南。 横绝碧云千万里:横空直上,越过碧云层万重。 岚风飞净明彩霞:山风吹散云雾,露出五彩斑斓的彩霞,如同仙家炼丹炉中飘出的彩色霞光。 四宇八纮皆望里:四方八极,都是仰望的尽头。 雾障高悬五老峰:云雾缭绕,高挂于五老峰之上。 朵朵尖削成芙蓉:山峰犹如盛开的莲花,尖峭挺拔。 天柱南边五丁立:天柱山在南方,有五位壮士屹立其中。 香炉凿出盘蛟龙:香炉石洞中有盘曲的龙形岩石。
注释: 1. 解体脱世纷:形容人脱离世俗的纷扰,超然物外。 2. 结志怀往义:决心保持自己的初衷和高尚的节操。 3. 织纬足充粮:比喻通过辛勤工作来维持生活(纬是古代织物中的线,这里指编织,以代指劳作)。 4. 种秫常供醉:种植高粱作为粮食来源,经常用于酿酒享受。 5. 素琴寄长谣:使用朴素的琴来表达长久而深沉的情感或诗歌。 6. 孤衿抗高视:形容独自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7.
这首诗是诗人在读《祖宗伯公临难遗弟诗》有感后所作的。豫章,指江西南昌。荆湘,指湖北、湖南一带。殷亡,指商朝灭亡;晋亡,指晋国灭亡。鸣鸰(jiāng jīng )难,比喻同宗兄弟因祸相救的艰难。树萱乡,即树萱堂。三诗,指伯公的另外两首诗。九死,形容多次死亡。国士,指国家重臣。一展遗编,指阅读伯公遗留下来的《遗书》。一兴慨,指读了伯公的诗之后,感慨万千。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
登齐云和祖天锡公韵 名山今日始攀跻,峭壁巉崖路欲迷。 荆棘拨开登月窟,脚根稳著步天梯。 恍疑身在半空去,忽见鸟从平地飞。 胜景可人观不遍,挥毫石上且留题。 译文: 我今天终于登上了这座名山,陡峭的峭壁和嶙峋的悬崖让我感到迷失方向。 我用力拨开了挡在前面的荆棘,终于走到了月亮般明亮的地方,脚下踩着的是通往天空的阶梯。 恍惚间,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空中飘浮,突然一只鸟儿从地上飞起,掠过了我的眼前。
罗荣祖是宋代的诗人。 字仁甫,号东舒,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出生于歙县(今属安徽),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入元后,罗荣祖与萧魁等人一同被征召,但他并未随众前往北方,而是写下了《答招隐》一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宋绵州盐泉人,字才翁。 苏易简孙。 仁宗天圣七年赐进士出身。 明道中为扶沟主簿,出粟救济饥荒。 景祐四年知咸平县,迁殿中丞,移知眉州,屡上书陈御西夏方略。 庆历三年改太常博士,出为福建路提点刑狱,移京西、河东、两浙。 皇祐元年知扬州,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三司度支判官。 莅官办事果决,所至裁制强黠。 为人精悍任气节,诗歌豪健,尤善草书。 生卒年
苏钦,字伯臣,一字伯承(清乾隆《仙游县志》卷二九),仙游(今属福建)人。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惠州录事参军。 历知闽清、闽县、新建县。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擢知巴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七)。 二十八年,知阆州,寻除利州路转运判官、转运使,卒于官。 有《两汉提要》十卷(《仙游县志》卷三三),已佚。 事见《莆阳文献》列传第一八。 今录诗十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