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此夕为谁秋,关月能禁故国愁。
何处笛声吹不断,卧看北斗挂城楼。

【注释】

清光:月光。秋:指秋天的景色。关月:古称函谷关。“关”是“关塞”的意思。故国:故乡。愁:忧愁,悲伤。何处笛声:指不知从哪里传来的笛声。卧看北斗:指在城楼上静心观赏天上的北斗星。

【赏析】

《对月》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通过诗人登高望月、聆听笛声、观看北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感慨之情。

首句点明了此夜的月亮格外明亮,为谁而明亮呢?“清光此夕”,说明月亮已经升到高空,光芒四射,皎洁明亮,照亮了整个夜晚,使人觉得非常清爽宜人。然而这美好的月色却似乎并不为谁而生,它普照着人间,普照着大地,没有一点私心。“为谁秋”三字,将明月拟人化,仿佛它有感情,也有心机,只有自己知道它的心事。

次句进一步写明月的无情,它虽然普照大地,但并不因为人们的心情不同而有所改变,仍然那样明亮地照耀着。这就更加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明月的赞美之情。“关月能禁故国愁”,意思是说,这关塞上的月亮能够克制住我的思乡之愁吗?“能禁”二字,表明了诗人对于这种思乡之情已经习以为常,已经麻木不仁了。

第三句转而写听笛声引起的联想。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了悠扬的笛声,那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时断时续,不绝如缕,真是令人心旌摇荡。“何处笛声吹不断”,既写出了笛声的悠扬哀婉,也写出了诗人听到笛声时的激动心情。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登上高楼,仰面观看天空中的北斗七星。他看到北斗七星排列成斗柄的形状,正高悬在城墙之上。这时,他耳边响起了一曲悲壮的笛声,那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时断时续,不绝如缕。那声音时而低回婉转,时而激越高昂,时而凄切哀怨,时而高亢激昂……真是令人心醉神迷、难以忘怀啊!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诗人以明月作背景,以明月映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以笛声作线索,以笛声勾起了自己的忆旧之情;以北斗作象征,以北斗唤起了自己的壮志豪情。整首诗歌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