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新裁短后服,汉王遥嗔侧注冠。
且挥神剑清方岳,莫著褒衣聚将坛。

【注释】

武皇南巡:指汉武帝。武皇,汉景帝刘启的字。

裁短后服:剪短了皇帝所穿后妃的衣服。

汉王:指汉武帝。侧注冠:古代帝王戴冠帽时,以侧视为尊。

神剑、方岳:神话中的宝剑。

褒衣、将坛:皇帝的服饰和仪仗队的驻地。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汉武帝的诗作。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开拓疆土的英明君主,但他晚年却沉溺于神仙之事,迷信方士,宠信方术之士,以致国事废弛,民不聊生,终于酿成“七国之乱”而身死家灭。这首讽武帝的诗,正是在揭露这种荒淫误国的行径。

首句“赵国新裁短后服”说,汉朝皇帝的服饰,从赵高开始就短小了。这既是对前代皇帝的批评,也是对汉武帝的讥讽。因为汉武帝即位后,曾大力提倡儒学,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规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所以“短后服”实有贬义,暗指汉武帝崇信儒家学说,压制其他学派,从而造成了学术上的极端专一。“汉王遥嗔侧注冠”说,汉武帝戴的帽子,是从侧目而视的角度来戴的,这既暗示了汉武帝的傲慢,也暗示了他偏听偏信,只相信方士之言。

第二句“且挥神剑清方岳”,是说汉武帝挥舞着神剑,想清除那些阻碍他统治的障碍(方岳)。这里把汉武帝比作一位英武的将军,意在说他要像当年汉武帝那样,挥剑平定匈奴,扫荡四海,统一全国。

第三句“莫著褒衣聚将坛”,则是说汉武帝不要穿着褒衣(即祭神时的盛装),去聚集将帅。这句讽刺意味深长,意思是说,汉武帝不应沉迷于求仙访道,不应让方士左右朝政,应集中精力处理国家大事。

整首诗通过对汉武帝服饰、仪仗等的描写,委婉地指出其荒淫误国的行径,表达了作者对汉武帝的强烈不满和深深忧虑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明快,寓意深刻,是一首难得的讽刺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