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林清磬渐无闻,已有睛晖映瀫纹。
扫径不妨留鹤迹,开门只许到鸥群。
寒峰独透千层雪,野水双勾一抹云。
手启香函看宿火,碧烟袅袅古花文。
【解析】
题干是“赏析《峡山晓起》一诗”。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即“意象”。
“隔林清磬渐无闻,已有睛晖映瀫纹。扫径不妨留鹤迹,开门只许到鸥群。”首联描写了早晨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隔林清磬渐无闻”,以声写色,写出了晨曦中山林的幽静;“已”字暗示出日出后的变化。“扫径不妨留鹤迹,开门只许到鸥群”描绘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诗人在门前扫径,为的是给白鹤留下足迹;开门只为迎接白鸥。这两句既写出了景物的美,也写出了作者与景物融为一体的愉悦感受,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之态。
“寒峰独透千层雪,野水双勾一抹云。”颔联描写了山、水的景致。“寒峰独透千层雪”写出了山峰的秀美;“野水双勾一抹云”则写出了江水的柔美。这两句既是实写,也是写景抒情。
“手启香函看宿火,碧烟袅袅古花文。”颈联描绘了夜读的情景。“手启香函”表明是在读书,“看宿火”表明是在夜读。《左传·僖公五年》载:“夙兴夜寐,寝兵待朝。”意思是说:天不亮就起床,夜里也不睡觉,把武器收藏起来等天亮再拿出来,准备迎接战争。这里用“手启香函”,写出了读书的氛围;“宿火”二字则写出了夜读时的情状。“碧烟袅袅古花文”一句,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幽,也表现了作者读书时的心境——宁静而愉悦。
“赏析”部分要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要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来分析,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
译文:清晨,我隔着树林,清磬的声音渐渐消失了,已经可以看见阳光映照在溪流上波纹闪烁。扫开小路,不妨给白鹤留下足迹;打开门,只见鸥鸟在湖面飞来飞去。高高的山峰,独自穿透千层雪;蜿蜒的江水,双勾一抹云彩。手捧香书,欣赏残灯余烬中的灯火;烟雾缭绕,仿佛看到那古书上的文字。
赏析:此诗描写诗人早晨起床后,推开窗户,看到山林中的一片宁静。接着又写了他来到院中,见白鹤在林间自由地飞翔。最后写到他在屋外散步的时候,发现门外的野水像双笔画的云朵一样流淌。全诗以动衬静,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