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几花为供,闲门鸟作缘。
水边盘足坐,树下枕拳眠。
日上山窗火,云生石突烟。
有时持钵去,隔岸唤移船。
争几花为供,闲门鸟作缘。
水边盘足坐,树下枕拳眠。
日上山窗火,云生石突烟。
有时持钵去,隔岸唤移船。
注释:
- 争几花为供:争(争相)几(多少)花(花朵)为(作为)供(供养),意为争着多少朵花儿来供养。
- 闲门鸟作缘:闲(闲适)门(门户)鸟(小鸟)作(成为)缘(因由),意为悠闲自在的小鸟成为了缘分。
- 水边盘足坐:水边(水边的景色)、盘足(盘腿坐下)、坐(休息),意为在水边盘腿坐下休息。
- 树下枕拳眠:树下(树木下面)、枕(枕头)、拳(拳头般的姿势)、眠(睡觉),意为在树下用拳头当枕头睡着。
- 日上山窗火:日(太阳)上(在)山(山峰)窗(窗户)火(火焰),意为太阳升到山峰之上,窗外升起了火焰。
- 云生石突烟:云(云彩)、生(生长)、石突(石头突出的部分)、烟(烟雾),意为云彩从石头突出的部分生长出烟雾。
- 有时持钵去:有时(有时)、持(拿着)、钵(僧人用的容器)、去(前往),意为有时拿着钵前往某个地方。
- 隔岸唤移船:隔岸(隔着河岸)、唤(呼唤)、移船(移动船只),意为隔着河岸呼唤并移动船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田园图。首句“争几花为供”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他争着欣赏几朵花儿,仿佛它们成了他的供养。第二句“闲门鸟作缘”则展现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诗人在门前与鸟儿嬉戏,仿佛它们成了他的伴侣。第三句“水边盘足坐”进一步描绘了他静谧的生活状态,他在水边盘腿坐在岩石上,享受着宁静的时光。第四句“树下枕拳眠”则是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他在树下用拳头当枕头入睡,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最后两句“日上山窗火”和“云生石突烟”则通过夕阳和烟雾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尾句“有时持钵去,隔岸唤移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他时常手持钵前往某处,甚至会呼唤远处的船只前来。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