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得明珠烁太虚,棘津何事尚为渔。
狗监徒识文园赋,天禄何人解读书。

诗句原文

挟得明珠烁太虚,棘津何事尚为渔。狗监徒识文园赋,天禄何人解读书。

译文解释
手中握着珍贵的明珠,却在虚空中闪耀,为何在棘津这个地方还去捕鱼?那些只知道文苑赋的狗监,谁能了解那高远的天禄之书?

注释说明

  1. 明珠:指珍贵或价值极高的事物。
  2. 棘津:地名,位于黄河边,古代常用于捕鱼的地方。
  3. 文园赋:指《文苑赋》,是南北朝时期庾信所作的一篇赋文。
  4. 天禄:指朝廷的官职或荣誉,此处特指古代的一种官职。
  5. 解读:理解并领悟其中的深意或道理。
  6. 狗监: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对文学知识了解有限的官员。
  7. 文苑赋:指《文苑赋》,是庾信所作,描绘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及对个人才华未能被赏识的感叹。
  8. 天禄:指古代官位,也常用以比喻高尚的品德或成就。
  9. 典故:这里提到的“狗监徒识文园赋”,可能是指一些对文学不太了解的官员们只能停留在表面的欣赏,而没有真正理解其深层含义。
  10. 解读书:意味着对这些书籍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够领会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真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不满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态度。诗人通过对比手中的明珠与在棘津捕鱼的行为,揭示了自己虽然拥有卓越的才能与价值,却因为环境或条件的限制,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诗中通过对文苑赋的引用,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诗中所表达的对于天禄之书的解读,暗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