鹢首喧难定,牙旗涷不飞。
吟残深夜烛,着尽耐寒衣。
浪飐惊风密,星随晓月稀。
辽阳不可望,但逐塞鸿归。
【注释】
辽海:指辽东。
鹢首(yì shǒu):古代用鹢鸟羽毛装饰的旗子,即鹢羽旗。
喧难定:形容海浪翻滚,难以平静。
牙旗涷不飞:比喻战旗在风中飘扬。
吟残深夜烛:指诗人夜不能寐,吟诗到深夜。
着尽耐寒衣:形容衣服穿得非常少,说明天气寒冷。
浪飐(zhǎn jiǎn)惊风密:指波浪冲击,掀起狂风。
星随晓月稀:指天刚亮时星星已经稀少了。
辽阳:指辽东,泛指北方地区。
但逐塞鸿归:意为只能像候鸟一样向南飞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前四句写海上的景色,后四句写海上的情状。全诗以“辽海”为题,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首联“鹢首喧难定”,写海面上波涛翻滚的壮观景象。鹢,一种水鸟;首,即头部。这里指鹢鸟的羽毛。鹢羽,即鹢鸟羽毛,古代用作仪仗。
颔联“牙旗涷不飞”,写海上的风云变幻,战旗在风中飘荡。涷,飞扬的意思。涷不飞,即飞扬不止。
颈联“吟残深夜烛,着尽耐寒衣”,写诗人夜晚吟咏,彻夜未眠的情景。着尽,穿得非常少,表明天气寒冷。
尾联“浪飐惊风密,星随晓月稀”,写海上的风浪汹涌,晨星稀疏。
最后两句“辽阳不可望,但逐塞鸿归”,表达诗人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悲愤心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