鹢首喧难定,牙旗涷不飞。
吟残深夜烛,着尽耐寒衣。
浪飐惊风密,星随晓月稀。
辽阳不可望,但逐塞鸿归。

【注释】

辽海:指辽东。

鹢首(yì shǒu):古代用鹢鸟羽毛装饰的旗子,即鹢羽旗。

喧难定:形容海浪翻滚,难以平静。

牙旗涷不飞:比喻战旗在风中飘扬。

吟残深夜烛:指诗人夜不能寐,吟诗到深夜。

着尽耐寒衣:形容衣服穿得非常少,说明天气寒冷。

浪飐(zhǎn jiǎn)惊风密:指波浪冲击,掀起狂风。

星随晓月稀:指天刚亮时星星已经稀少了。

辽阳:指辽东,泛指北方地区。

但逐塞鸿归:意为只能像候鸟一样向南飞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前四句写海上的景色,后四句写海上的情状。全诗以“辽海”为题,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首联“鹢首喧难定”,写海面上波涛翻滚的壮观景象。鹢,一种水鸟;首,即头部。这里指鹢鸟的羽毛。鹢羽,即鹢鸟羽毛,古代用作仪仗。

颔联“牙旗涷不飞”,写海上的风云变幻,战旗在风中飘荡。涷,飞扬的意思。涷不飞,即飞扬不止。

颈联“吟残深夜烛,着尽耐寒衣”,写诗人夜晚吟咏,彻夜未眠的情景。着尽,穿得非常少,表明天气寒冷。

尾联“浪飐惊风密,星随晓月稀”,写海上的风浪汹涌,晨星稀疏。

最后两句“辽阳不可望,但逐塞鸿归”,表达诗人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悲愤心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