蹑屐重来访避秦,狂歌曾此傲风尘。
溪声磕磕听如昨,草色离离看又春。
谢墅幽林长绝俗,吴门高士偶为邻。
绮园未必全疏懒,今日因君识古人。
【注释】
岑隐者:指唐代诗人孟浩然。李拾遗(李乂):名不详,唐人,与孟浩然交厚。谢墅:在长安城南。
【译文】
重踏旧地访寻隐居的岑隐者,又向李拾遗呈上我的作品。
当年我也曾狂歌高唱,傲视尘世。
那溪流的潺潺水声仿佛还在耳边响起,草色青青又是一年春回大地。
谢墅幽雅远离世俗尘嚣,吴门高士偶尔也来此作客。
绮园未必真的完全与世隔绝,今天能因你而认识古人。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以追忆往事的口吻,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开头两句写诗人重访隐者的情景。“蹑屐”,穿木屐。语本《晋书.阮籍传》:“过门不入,魏文帝闻而难之,镇东将军王敦进曰:‘明公虽圣,亦当用世之人。’”后因以“蹑屐”为访友之典。“避秦”,即隐遁,避世。“狂歌”二句,言自己曾狂歌傲世于斯地:“风尘”即尘世、俗世,这里指官场。“谢墅”是作者所居之地;“离离”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这两句是说,昔日诗人曾在此豪放歌唱,傲视尘世。“溪声磕磕听如昨”,是说溪流的水声至今依然清晰可闻,好像昨天才听到一样。“草色离离看又春”,意思是说眼前绿草茂密,春意盎然,春天又一次来到了人间。这两句诗是说,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是诗人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年与隐者相会的情景。接下来三句写隐者的居处环境。“谢墅”是作者所居之地;“吴门”泛指江南一带地区;“高士”指隐者。这两句是说,谢墅幽雅,远离世俗尘嚣;吴门的高士偶尔也来作客;绮园并非真的与世隔绝,而是由于作者的名声大振,使得人们慕名而来。最后两句写自己的感慨和认识。“绮园”是指绮园亭,在长安城东南隅。“因君”即承君之意。这两句是说,今日能够因为您的文章而认识古人,实在感到高兴和荣幸。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