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苍茫日易昏,萧条风物似梁园。
数声鼍鼓催残月,一派铜刁乱海门。
玉殿暗销秋草醉,平台长共暮云屯。
重华寂寞湘江冷,梦到苍梧亦断魂。

诗句解释

1 “野色苍茫日易昏”: 描述的是一片广阔的野外,天色昏暗且色彩苍茫。这里的“野色”指自然景色,“苍茫”形容视野广阔,而“日易昏”则表明天气将晚,太阳逐渐落下。

  1. “萧条风物似梁园”: 表达出一种凄凉和萧条的氛围,与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雅集地——梁苑(梁孝王的园林)相类比。这里可能暗含对历史名胜的怀念。
  2. “数声鼍鼓催残月”: 鼍鼓,即鼍皮制成的鼓,常用于古代宴会或祭祀仪式中。这里的“催残月”意味着鼓声在夜色中显得特别响亮,似乎在催促即将逝去的月亮,增添了一种夜深的寂静感。
  3. “一派铜刁乱海门”: “铜刁”可能指的是一种乐器或声音,此处用以象征海上的波涛声,“乱海门”形容声音杂乱无章地传入耳中。这反映了诗人对海洋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夜晚海面上的声音给人带来的震撼。
  4. “玉殿暗销秋草醉”: “玉殿”通常用来形容宫殿或者高堂,而“销”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被风吹散或被月光映照。此句可能是在说秋天的草木已经枯萎,但月光却依旧明亮,使得原本应该凋敝的植物显得有些许生机和美丽。
  5. “平台长共暮云屯”: 此句中的“平台”可能指的是高台或山丘上的楼台,“暮云屯”则形容天空中云雾聚集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平台”和“暮云”,描绘了一种辽阔而又沉重的画面。
  6. “重华寂寞湘江冷”: “重华”可能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享有高位却感到孤独;“湘江冷”则直接描绘了湘江之水寒冷的景象,可能暗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
  7. “梦到苍梧亦断魂”: “苍梧”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名,常用来指代远方或梦境。这里的“断魂”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感到极度的悲伤和不安。

译文

野外景象苍茫如墨,黄昏时分天色渐昏沉沉。
萧条的景致让人想起梁园,数声鼍鼓在夜色中更显深沉。
波涛声中传来的铜刁,仿佛搅动着海门的宁静。
玉殿虽然已被月光所照亮,秋草也随风而逝仍带着几分醉意。
高山平台上常常看到傍晚的云,显得更加空旷和沉重。
尽管身居高位却倍感孤寂,湘江之水冰冷刺骨令人心寒。
梦中我飘到了遥远的苍梧,醒来时依然感觉魂飞魄散。

赏析

《崧台夜泊》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风景画,并巧妙地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哲思。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季节变迁和时间流逝所带来的视觉和情感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给人的孤独和哀愁之感。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