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江头又一回,恁高聊当望乡台。
暮云漠漠沉归雁,细雨蒙蒙暗绿苔。
万顷烟波渔唱断,百年孤驿野花开。
春光到处看如此,独我长吟去复来。
【注释】:
再出梧州趁舟东归不及:我再次从梧州乘船出发回故乡,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惆怅江头又一回,恁高聊当望乡台:我在愁绪满怀的江边又走了一次,你登高远望的亭子仿佛是望乡台上。
暮云漠漠沉归雁,细雨蒙蒙暗绿苔:傍晚时分,天空中飘浮着淡淡的云雾,远处飞过的大雁消失在天际;细雨绵绵,湿润了大地,青苔也显得暗淡无光。
万顷烟波渔唱断,百年孤驿野花开:茫茫无边的水面上,渔船的歌声已经消失;百年孤独的驿站上,野花开放。
春光到处看如此,独我长吟去复来:春天的阳光照耀下,一切景色都如此美好,只有我还在不断地吟唱。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诗人离桂后返家途中,抒写了作者归家心切,却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
首联“再出梧州趁舟东归”,点明题旨。“再”字说明不是第一次,表明了诗人归家的迫切心情,“趁舟东归”则交代了诗人归家的具体时间和方式。
颔联“惆怅江头又一回”写自己回到家乡时的心情。江头,即江边的渡口。“惆怅”,指伤感、失望之意。诗人站在江边,看到江水悠悠流淌,不禁感慨万千。“恁高聊当望乡台”,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的心境。“恁”,指代自己。“聊当”,姑且当一下。“望乡台”,指登高望乡的地方。这里,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比作一个登高望乡的人。
颈联“暮云漠漠沉归雁,细雨蒙蒙暗绿苔”写自己在家乡所见之景。“暮云漠漠”,形容暮霭苍茫,天色阴沉。“归雁”,指南飞的大雁。诗人看着大雁向南飞去,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和家人。“细雨蒙蒙”,形容细雨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绿苔”,指长满青苔的石头。诗人看到绿苔覆盖了石头,不禁感到凄凉寂寞。
尾联“万顷烟波渔唱断,百年孤驿野花开”写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万顷烟波”形容烟波浩渺,无边无际。“渔唱断”,指渔民的歌声消失了。“百年孤驿”,形容驿站孤寂冷清。“野花”指荒野中的花朵,这里用来象征自己孤独无依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别家乡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望乡台”、“暮云漠漠”、“细雨蒙蒙”等,这些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