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表陈情谢典枢,渐离击筑渺愁予。
孤悰未许依莲社,三顾从教出草庐。
功在封疆天子诏,名高江左故人书。
年来国史须传信,莫向滩头学钓鱼。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从“血表陈情谢典枢”中可以知道是作者对典枢的感激之情;“渐离击筑渺愁予”中的“渐离”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乐师高渐离,“击筑”是指高渐离击筑悲歌,“渺愁予”是形容高渐离击筑悲歌的声音让人产生无限的愁绪;“孤悰未许依莲社”中的“孤悰”指的是自己的心事,“倚莲社”指依附于莲社,“孤悰未许依莲社”的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依附于莲社;最后两句中的“功在封疆天子诏”和“名高江左故人书”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的功绩和名声的自豪;“年来国史须传信”中的“国史”是指国家的历史典籍,“须传信”是指必须传递真实的消息。
【答案】
诗句解释:沈彤庵师疏荐同门高寓公史才兵略应以列卿召闻寓公躬耕养母有终焉之志诗以寄怀
译文:我为典枢的恩德感激涕零(血表陈情谢典枢),渐渐地远离了击筑声(渐离击筑渺愁予),我的心事不能向
莲社之人倾吐(孤悰未许依莲社),三次去拜访他,请他出山辅佐我(三顾从教出草庐),我的功劳在于保卫国家(功在封疆),
我的名字在江南一带很出名(名高江左)。近年来国家历史记载一定要真实可信(年来国史须传信),不要学那些在沙滩上打
鱼的人(莫向滩头学钓鱼)。
赏析: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永新之时,其时诗人已年过半百。诗人在永新期间曾三次拜谒高寓公,并写下此诗
以寄托自己的情怀。全诗感情真挚,语言平实,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以及对朋友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