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何事日纷争,党锢成来孰老更。
未仗属镂惭国士,谁挥羽扇救遗氓。
故园晓梦惊无主,新鬼宵啼惨有声。
血泪共弹珍重意,谢文婴杵旧齐名。

【注释】

窜迹新丰高寓公:指诗人在长安新丰的寓所。乙酉,即公元815年。

庙堂:朝廷。纷争:指朝内党争之事。老更:指因党争被逐者。属镂:古代的一种刀。国士:对有才德的人的尊称。羽扇:古代一种柄端饰有鸟羽的扇子。遗氓:指被党争中伤而流落的人。晓梦:清晨的梦境。

血泪共弹珍重意:以泪水和血泪相和,寄托对朋友的珍重之意。谢文婴杵:谢安,字安石,东晋时人。幼时过继到叔父谢玄家,因体弱多病,常带乳母于户外击筑(一种打击乐器),以取乐自娱。后任东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等职,封会稽永兴县侯。“谢文婴杵”是借喻友人谢安。

【赏析】

本诗作于公元815年(唐文宗开成二年),此时诗人正在长安新丰的高寓所。乙酉夏,诗人收到友人李肇寄来的感怀之作,于是写下此诗予以回应。

首联“庙堂何事日纷争,党锢成来孰老更”,写党争不断,使许多忠臣良将遭贬谪,以致国家动荡不安。作者感叹自己虽然身处庙堂之上,却无法施展才能,内心深感痛苦。

颔联“未仗属镂惭国士,谁挥羽扇救遗氓?”诗人用典,表达了自己对党争的不满。他认为没有谁能够像谢安那样,用羽扇轻摇,为那些被党争中伤而流落的人解围。

颈联“故园晓梦惊无主,新鬼宵啼惨有声。”诗人回忆起自己的故乡,梦见故园破败的景象,惊醒后不禁感慨万千。他想到那些因党争而流落异乡的新鬼,在黑夜中哀鸣哭泣,令人闻之心酸。

尾联“血泪共弹珍重意,谢文婴杵旧齐名。”诗人借用谢安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他认为自己的才华与谢安不相上下,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赏识和认可。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谢安一样,为国家作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己身处庙堂之上却无法施展才能的痛苦,以及对党争的不满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