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钩斜月挂岩屏,香篆初残梦已醒。
横按一枝无孔笛,峰前吹与石人听。
注释:在斜月的映衬下,半钩月亮挂在岩屏上,香篆烧完梦也醒了。横按一枝无孔的笛子,吹奏给峰前的石人听吧。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
半钩斜月挂岩屏,香篆初残梦已醒。
横按一枝无孔笛,峰前吹与石人听。
注释:在斜月的映衬下,半钩月亮挂在岩屏上,香篆烧完梦也醒了。横按一枝无孔的笛子,吹奏给峰前的石人听吧。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
【注释】 索莫:寂寞。斋:书斋,指书房;也指僧舍。霏霏:细雨纷纷的样子。拂槛:掠过栏杆。飒飒:风声。定后:《金刚经》云:“色身无常,非我我所。”故定后者,指断除妄想、烦恼之身也。一榻:一张床。形影:指自己的身体,即身体的影子。相凭:相互依靠。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诗人在深冬寒夜中孤寂凄苦的诗作。 首联“索莫空斋里”写室内环境。“索莫”,寂静无声貌。空斋,即无人的书房。室内既无生人之喧嚣
冬日即事三首 其二 【注释】 闲算:闲暇中计算。今冬事:指今年的冬天发生的事情。蹉跎:虚度,耽误。似泛澜:好像在波浪上浮动。人情:世态人情。穷:困穷,走投无路。悟:觉悟。岁月:年岁,时间。病中看:因病而感到痛苦,也指因年老体衰而感到痛苦。冻屋:被冰冻的屋子。梅魂:梅花的精神。老:凋谢,凋零。荒斋:荒凉的书房。竹影残:竹子的影子已残缺不全,暗指人已经衰老了。潇潇:形容雨声细密连绵的样子
诗句解析 1. “共忆对床约” - 关键词: 对床、约 - 注释: 对床,意指两人相对而眠的床上;约,是约定之意。这句表达了与朋友共同回忆起过去深夜长谈的情景,彼此间的约定如同床铺一般安稳可靠。 2. “相忘岁月高” - 关键词: 相忘、岁月、高 - 注释: "相忘"表示彼此已经忘记了过去的友情;"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高"可能意味着某种地位或境界的提升。这句话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流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必须对整首诗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然后才能正确判断其情感,赏析诗句的妙处。 题干“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学生的默读能力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这首诗的译文是:同公眉诸子游南岩,不可无兹游,危峦趣渐幽,涛声寒及夜;树色老宜秋,幻眼因高换,闲踪借景酬,胜朋殊解事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能够准确阅读和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所给的注释和赏析来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本题属于综合题,既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还考查了对诗歌情感主旨的分析。 “相逢问久游”的意思是:相逢时询问你长时间漂泊在外。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怀抱亦能幽”的意思是:胸怀也能变得深邃幽远。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注】樟树镇位于江西省,地处赣江中游,因盛产樟树而得名。 苦雨滞行舟:在大雨中滞留的船。苦,形容词,形容雨水大、时间长;滞,停留,耽搁。 江村信宿留:在江边的村庄里住了一晚。 市灯明岸际:晚上,江边路灯亮起时,照到岸边。 渔罟倚竿头:渔人在渔网旁靠着竹竿休息。 树色迷归梦,滩声响旅愁:树影摇曳着,让人迷失了回家的梦想;滩上水声潺潺,激起了旅途中的忧愁。 回看青湿处,千里暮烟浮:回头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夜宿黄岐山,看到僧人在山中打坐,因而有感而作。诗人以清幽的意境,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禅灯一室静,月影半山分。 首句“卧对才兹夕”,点明时间地点。诗人夜晚登临高高的黄岐山,只见山下一片漆黑,但山上却有灯光闪烁,这是寺庙里的僧人在打坐念经。次句“深心冥见闻”,写出了诗人的感受。他虽然身处黑暗之中,但却感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和愉悦,仿佛看到了世间的一切
【注释】 岭外:岭南,指今广东省一带。雪:指雪花。 经冬:经过冬天。 寒鼯(wū):一种生活在山间的动物,体形似松鼠而毛色较深。古树:年代久远的树木。 霜隼(sǔn):即雕,猛禽。掠:擦过。孤烟:指袅袅上升的炊烟。 摊书坐:摆开书本坐下看书。 拥褐眠:裹着粗布衣服睡。 空阶:空旷的台阶。 响败叶:落叶在台阶上发出声响。 遮莫:即使。晓风天:拂晓时清凉的风。 【赏析】
【解析】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江上》组诗中的一首。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770)春天,当时杜甫因连年战乱漂泊在四川一带,与妻子儿女相离甚远。诗中通过描绘落花、夕霞、月色和云影等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怀。其中“烟开古岸翻残雪,燕落空庭溅舞衣”两句,写景细腻优美,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风吹万点树头稀”,起笔突兀,以落英缤纷的景象渲染暮春的景色。这一句中“万点”、“树头”是落英的密集程度,“风”
注释: 带露的桃花繁茂如树,含烟的柳条半堤垂挂,树林中光线散射远近,原野景色滋润高低。薄宦生涯如同鸡肋一样无用,浮生飘泊就像马蹄难以停息,朦胧残月的影子映衬出客思凄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的七言绝句。首句写景,以桃李的艳丽衬托出早行途中的景色之美;二句写意,借柳丝的柔美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三句写光,用“林光”来表现早行的路途遥远和时间之早;四句写情,诗人感叹自己薄宦无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邈得层峰结胜缘,青山似欲嬲枯禅。 他时了却芒鞋债,襆被来寻绝顶眠。 - 诗句释义: 1. "邈得层峰结胜缘":遥望群山层峦叠嶂,似乎与世隔绝,找到了一份难得的清净和美好缘分。2. "青山似欲嬲枯禅":眼前的青山绿水似乎在嘲笑那些枯坐修行的僧人,似乎想让他们放松一下。3. "他时了却芒鞋债":将来有机会的时候,我会放下一切,去那个山顶过夜,体验那种超脱尘世的宁静。4
【注释】 黄檗:即黄檗寺,在江西宜丰县西。小缚团蕉竹涧边:用“小缚”比喻黄檗山僧的清苦。团蕉竹:指黄檗山的竹子。小缚团蕉竹,形容山中人生活俭朴,与世无争。黄檗山:在江西宜丰县西。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隐居江西铅厂时。诗人以黄檗山僧自比,说自己像黄檗山僧一样过着清贫的生活,过着与世无争、心无杂念的隐逸生活。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淡,意境恬淡宁静,耐人寻味
白云堆里数峰深,多谢时人拨草寻。 便欲出头来合伴,恐违当日住山心。 注释: 谢客:指谢灵运,南朝宋诗人。 白云堆里数峰深:在云雾缭绕的群山中,有几座山峰显得格外幽深。 多谢时人拨草寻:感谢那些人们,他们为了寻找隐居之所而拨开草丛。 便欲出头来合伴:既然想要出头露面,就和我一起来吧。 恐违当日住山心:恐怕违背了当初隐居山中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是谢灵运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表达
《山居杂诗八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共有八首,每首都描绘了山居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注释: - 荒冈草色入秋残:荒冈上的草地在秋天里逐渐凋零。 - 带露松声彻夜寒:松林中的松针带着露水,声音穿透整个夜晚的寒冷。 - 独坐拥衾无一事:独自坐在被子里,没有做任何事情。 - 挑灯简取佛经看:点亮灯光,挑选佛经来阅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居生活的小诗
诗句原文: 漫将生计托长镵,总被时人笑老憨。 造物亦怜客衲薄,严霜飞不到茅庵。 译文: 我把生计寄托在长镵上,总是被时人所嘲笑为老憨。 造物也可怜我衣服单薄,严霜却飞不到我的茅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命运、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首先,“漫将生计托长镵,总被时人笑老憨。”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他将自己的生计寄托于长镵上
【注释】: 欲沽村酿饷山樵:想卖些村酿给山中的樵夫。 短树槎枒暂挂瓢:在短小的树枝上砍下枝条,暂时用来装水酒。 习懒愈成枯寂僻:由于懒得出门,更显得孤独寂寞。 经旬不赴野人招:经过十多天,还没有去野人的家里拜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居生活的诗。前四句描绘了山中樵夫的生活状态,他们为了生计而辛勤劳作,同时也享受着山林间的宁静与自由。然而,诗人却因为自己的懒惰和孤寂而感到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