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香惜粉不胜悲,抛掷于今定几时。
深院和风飘玉屑,长门细雨坠胭脂。
崔徽对镜嗟容改,杜牧寻春怅去迟。
赢得江头送别泪,相随缺月挂残枝。
译文
怜香惜粉不胜悲,抛掷于今定几时。
深院和风飘玉屑,长门细雨坠胭脂。
注释
- 怜香惜粉:指女子对美色的珍爱和对脂粉的珍惜,表现出对美丽事物的深情眷恋。
- 不胜悲:形容悲痛之情难以自已。
- 抛掷于今:表示过去已经无法挽回,只能任其自然消逝。
- 深院和风:在深深的庭院中,和煦的风轻轻拂过。
- 飘玉屑:玉屑是指美玉碎片,这里用来比喻花瓣随风飘散的景象。
- 长门细雨:指的是宫殿的长门宫,这里代指女子居住的地方,而细雨则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杜牧寻春怅去迟:唐代诗人杜牧曾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惆怅,不愿离开。
- 赢得江头送别泪:因为江边送别的情景,赢得了泪水。
- 相随缺月挂残枝:月亮渐渐落下挂在树枝上,陪伴着离别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送别场景。首句“怜香惜粉不胜悲”,表达了女子对于美物难以割舍的情感,以及面对失去时的悲伤心情。接着,“抛掷于今定几时”,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美好事物的易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瞬间的留恋。
第二句“深院和风飘玉屑”,运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宅大院中的宁静之美,和风吹动花瓣如同散落的玉石片,营造了一种优雅而又哀伤的氛围。第三句“长门细雨坠胭脂”,则进一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凄清的环境中,长门宫是古代皇帝嫔妃居住的地方,而细雨中落花如同胭脂般鲜艳却转瞬即逝,增添了一份悲凉之感。
接下来的诗句中,“崔徽对镜嗟容改”通过回忆一位名叫崔徽的女子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变化的无奈。而“杜牧寻春怅去迟”则是借用杜牧的故事来表达诗人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不舍。最后一句“赢得江头送别泪,相随缺月挂残枝”,则是全诗的高潮,以江边的送别为背景,用“相随”二字传达了离别时刻的不舍和对重逢的渴望,而“缺月挂残枝”则形象地描绘了夜幕降临,月光映照下的离别场景,使得整个送别的情感更加浓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对人物情感的深入刻画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凄美而又感人的送别画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