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侵晓莅成均,道仰先师释奠亲。
玉振金声千古韵,鸢飞鱼跃万方春。
讲容坐听承优诏,光许陪观慰远人。
茗饮啜馀齐拜舞,中天文运喜重新。
翠华侵晓莅成均,道仰先师释奠亲。
玉振金声千古韵,鸢飞鱼跃万方春。
讲容坐听承优诏,光许陪观慰远人。
茗饮啜馀齐拜舞,中天文运喜重新。
【注释】
翠华:皇帝的仪仗。
莅(lì)成均:来到孔子的故乡鲁国。
道仰:尊敬。
先师:指孔子。
玉振金声:比喻孔子的思想像玉石一样坚硬,像金属一样有声。
鸢(yuān)飞鱼跃:比喻孔子的思想如鸟儿高飞,鱼儿跳跃。
讲容:讲课时的样子。
承优诏:接受皇上的诏令。
光许:受到许可。
茗饮:茶。
啜(chuò):喝。
齐:一齐。
中天:指天的最高点。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为皇帝到太学祭孔而作的一首颂诗。此诗写皇帝亲临太学祭祀孔子,对孔子的尊敬和孔子思想的崇高。首联“翠华侵晓莅成均,道仰先师释奠亲。”以“翠华”开篇,渲染皇帝出行的盛大场面;“侵晓”二字,写出了皇帝出行时间早。“莅成均”,到鲁国的孔庙来祭祀孔子;“道仰先师”,是对孔子的尊崇之意。
颔联“玉振金声千古韵,鸢飞鱼跃万方春。”用“玉振金声”比喻孔子思想像玉石一样坚硬,像金属一样有音韵。而“鸢飞鱼跃”比喻孔子的思想像鸟儿高飞、鱼儿跳跃。这里,作者运用典故,赞美孔子思想的伟大。
颈联“讲容坐听承优诏,光许陪观慰远人。”写皇帝在听课时的样子。“承优诏”指皇帝接受了老师的教诲;“光许陪观”指皇帝允许陪观学习。“茗饮啜馀齐拜舞”,写皇帝在听了老师的教诲之后,高兴地一起跳舞。
尾联“茗饮啜馀齐拜舞,中天文运喜重新。”意思是说皇帝高兴得一起跳舞,这是上天赐予的吉祥之兆。“中天文运喜重新”,指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全诗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