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尽白沙洲,千峰跃未休。
青馀原上麦,红失驿中楼。
客子程途远,长江日夜流。
不缘君父重,奔走亦何求。
【注释】
庚戌:唐玄宗天宝三年(748)。南雍:南都,即今南京市。侍秋:在秋天到南都去侍奉皇帝。省侍:巡视、访问。秋半:秋分,二十四节气之一。乃还:不久就回来了。颇有赋咏而亡其稿:有很多作品,但丢失了。追忆:回想。仅得:只剩下。下十章:后十首。下: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都任监察御史时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心,以及为官的无奈和辛酸。
“过尽白沙洲,千峰跃未休。青馀原上麦,红失驿中楼。”这四句描绘了诗人在南都巡视时的所见所闻。过尽白沙洲,千峰跃未休,意思是说,经过了无数的地方,山峰依然在跳跃着。青馀原上麦,红失驿中楼,意思是说,在原野上看到了绿色的麦田,而在驿站里却看不到红色的楼阁。这里的“青馀”、“红失”都是形容词,用来描绘景色。
“客子程途远,长江日夜流。不缘君父重,奔走亦何求。”这四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客子程途远,意味着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长江日夜流,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不缘君父重,意味着不是为了君王和父亲的命令而奔走。这句诗反映了诗人的无奈和辛酸。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心和对官场的无奈。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