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江寒欲冰,柳州水如汤。
万里赴百粤,十年归番阳。
江头别时儿,今作长髯郎。
有力哮如虎,挺身驾长航。
指言百粤路,远在西南乡。
衡山高峨峨,洞庭渺茫茫。
借问水穷处,一源判离湘。
离合牂合郁,其流遂汤汤。
溯牂且溯郁,是为柳州疆。
二州十县地,荣瘁孰主张。
遐迩皆天氓,周室开明堂。
颂声如可作,太史纪循良。

【注释】

潞江:指越南河内以南的红河。潞,音lù。

柳州水如汤:形容柳州一带的河流急流湍急,像热汤一样。

百粤:指岭南各地。

十年:一作“万里”。

江头别时儿:指刘使君的儿子,已长成胡须。

长髯郎:指年长的男子。

有力哮如虎:指刘使君的儿子强壮有力,有如猛虎。

挺身驾长航:指刘使君的儿子能驾驭长航远行。

指言百粤路,远在西南乡:指刘使君的儿子要前往百粤地区(今广东、广西一带),路途遥远,地处西南方向。

衡山:位于湖南中部。高峨峨:形容高耸入云。

洞庭:位于湖南省西部,湖面广阔。渺茫茫:形容湖水无边无际。

借问水穷处,一源判离湘:借问水到底会流到哪里去?源头是分开的,分别流向了湘江和沅江。

二州十县地,荣瘁孰主张:二州(桂州、容州)十县(柳城、象州、融水等)的土地,谁能够主宰其兴衰?

遐迩皆天氓:远近都是天民(即百姓)。

周室开明堂:周公开创了明堂制度,为天下百姓所推崇。

颂声如可作,太史纪循良:歌颂的声音如同可以创作出来,太史记录了刘使君的善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刘使君到任柳州所写的诗。诗中通过写刘使君的行程、外貌、才能和品德,表现他刚正不阿、关心国家大事的品质,以及他对当地百姓的关爱之情,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刘使君的崇敬之情。

首联点出刘使君即将赴任柳州。潞江寒欲冰,形容潞江河面结冰的景象;柳州水如汤,则形容柳州一带水流湍急如汤。两句互文见义,既写出了地理环境之险峻,也写出了刘使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颔联写刘使君将奔赴远方百粤(今广东、广西一带)之地,历时十年方归,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颈联描绘了刘使君儿子英俊的外貌,并称赞他的勇猛之气。刘使君儿子不仅相貌堂堂,更有一身豪气,令人敬畏。

尾联借刘使君儿子的壮志豪情,进一步赞美刘使君的卓越品质。刘使君的儿子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胸怀宽广,关心百姓疾苦。

全诗通过赞美刘使君的英勇、智慧和仁爱之心,展现了他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贤臣的敬佩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