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义兽角,忆儿前归时。
孙归好背腹,振振银鹭鸶。
老眼眵忽明,呼童扫蓬茨。
坐堂劳辛酸,乘马百日驰。
重华正当阳,子亦侍讲帷。
群公互经纶,乃一卨一夔。
念子能割义,勇遂内顾私。
荫屋渐生竹,逼墙谁种桤。
前年郛邑空,锄岷绝蹲鸱。
巴童颇还定,万灶已烟炊。
梦寐见颜色,渥丹满颐髭。
缩地若有幻,玉山立差池。
婆婆进璚觞,此味老更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送刘仁仲归省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头戴义兽角,忆儿前归时。
——这里用义兽角(指鹿角)作为比喻,表达了对儿子刘仁仲归乡时的思念之情。孙归好背腹,振振银鹭鸶。
——孙子刘仁子归乡时,他背着孩子,就像银色的鹭鸶在飞翔。老眼眵忽明,呼童扫蓬茨。
——年迈的眼睛因长时间流泪而昏花,呼唤仆人打扫茅草棚。坐堂劳辛酸,乘马百日驰。
——坐在衙门里工作感到辛苦和辛酸,骑马跑了一百多天。重华正当阳,子亦侍讲帷。
——太阳正高,你也将进入讲学之地(即朝廷)。群公互经纶,乃一卨一夔。
——众多大臣都忙于处理政务,其中有些人像高(夔)一样有才能。念子能割义,勇遂内顾私。
——我怀念你能舍弃个人的私利,勇敢地照顾自己的家庭。荫屋渐生竹,逼墙谁种桤。
——房屋渐渐长出竹子,是谁在墙壁边上种下了桤木?前年郛邑空,锄岷绝蹲鸱。
——前年(公元765年)我们的县城变得空荡荡,连山中生长的野味都不见了。巴童颇还定,万灶已烟炊。
——巴县的孩子们也回来了,成千上万的家庭都在做饭。梦寐见颜色,渥丹满颐髭。
——在梦中见到你的样子,你的面颊上满是红润的胭脂。缩地若有幻,玉山立差池。
——仿佛是在梦幻之中,大地似乎突然变小了,山峰也变得摇摇欲坠。婆婆进璚觞,此味老更知。
——婆婆端着酒杯进来,我知道这酒的味道已经很老了。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得知好友之子刘仁仲即将返回家乡时写下的。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对家人的关怀以及对故乡变化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杜甫对友情和家国的深深眷恋。同时,诗人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