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麾大旗,裨王来接战。
长弓发健臂,射中裨王面。
归营夜张灯,照见灭寇箭。
天明上马去,勇气逼飞电。
缚其名王归,拜献明光殿。

【注释】

柴虚犹子洵:柴荣的儿子。

南畿贤书:指代朝廷授予的官职,南畿是当时南京(今应天)一带的别称。

东归将北上春官:准备东归北行,到朝廷做官。春宫指朝廷。

前道其实:先说明自己的实力。实,实际。

后以鼓其勇也:意思是说要用事实来鼓舞他的勇气和斗志。

裨王:副将。

长弓发健臂:用长弓射出了有力的一箭。健,有力。

射中裨王面:箭头射穿了副将的脸。

归营夜张灯:回到军营里,夜里点起了灯火。

灭寇箭:消灭敌人所用的箭。

天明上马去,勇气逼飞电:天亮时上了马,勇气直逼闪电一般。

缚其名王归:捉住了敌人的将领而回。

拜献明光殿:进献到明光殿。

【赏析】

《咏史二首》为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太祖郭威创作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第二首。此诗通过写一次战争的胜利及其结果,歌颂了将士们的英勇善战、不畏艰危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全诗结构谨严,气势磅礴,语言刚健豪迈,音调铿锵激越,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句“白日麾大旗”,开门见山,点出时间与地点。“麾”是指挥的意思,“大旗”则表明了战斗的规模之大、场面之浩大。“裨王”是副将的名字,这里暗指敌方的统帅。“来接战”,表明双方已摆开阵势,开始交锋。这一句既写出了战事的紧迫,又暗示了胜利即将到来。

次句“长弓发健臂,射中裨王面”,进一步描绘了战斗中的情景。诗人用“健臂”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们勇猛顽强的战斗姿态。他们拉满长弓,瞄准敌军,一声号令,“健臂”疾发,一箭正中敌将的面门,把对方打得措手不及,落荒而逃。这句诗既表现出战士们的高超技艺、过人勇气,又显示出他们的英勇果敢、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归营夜张灯,照见灭寇箭”,则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渲染。夜幕降临,士兵们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营帐之中,点燃了灯火。明亮的灯光下,他们看到了被射中的敌军尸体,以及那支曾经射穿敌人副将面部的利箭。这不禁让将士们想起了刚刚结束的战斗,想起那些浴血奋战的战友,想起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所作出的贡献和牺牲。

最后四句“天明上马去,勇气逼飞电”,“缚其名王归,拜献明光殿”,则进一步展现了这场战斗的胜利成果和意义。在晨光初照之时,将士们整装待发,踏上了征途。他们手持利剑,勇往直前,一路所向披靡,将敌军彻底击溃。当敌人溃败之际,他们毫不留情地将对方的首领捉拿归案,然后将其押送至朝堂之上,献给了皇帝。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将士们的忠诚与勇敢,也体现了他们为国家、为民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全诗通过对一场战斗的描写,赞美了将士们的英勇善战、不畏艰危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它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激昂的笔调,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