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颠兮,莫瞻龟鲁。
山之木兮,莫中斤斧。
山之幽兮,祗以栖处。
志之遗兮,世独予忤。
皇初有作兮,嗟予焉睹。
耆山操
《耆山操》是一首先秦时期的诗歌,属于《诗经》的国风之一。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首二句“山之颠兮,莫瞻龟鲁。”意思是:高山之巅啊,谁能见到龟与鲁?这两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三句“山之木兮,莫中斤斧。”意思是:山上的树木啊,岂能承受砍伐之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然后五句“山之幽兮,祗以栖处。”意思是:山林深邃啊,只有鸟兽栖息。这两句诗描绘了山林的宁静和神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两句“志之遗兮,世独予忤。”意思是:我的理想啊,世人难以理解和接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社会现实不满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理想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先秦时期的诗歌特色,即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赏析:
这首《耆山操》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色和表达诗人对于理想追求的态度,展现了先秦诗歌的独特魅力。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些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先秦时期诗歌的艺术特色,即注重意象的塑造和情感的抒发,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