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蔼微和,扶疾释馀怠。
真馆肃虚寥,幽寻倏逾载。
小径迷积叶,云萝递空籁。
飘梅散轻醾,竹柏纷映带。
澹寂每清神,晴岑列窗黛。
灯宵杂市喧,鹄伫凌空界。
抚心倍仰止,素托抱深赖。
丛阴支倦还,由兹悟悬解。

【译文】

春天阳光和煦,带着微微的暖意,我扶着病体,放下了心中的忧虑。

真馆里清冷肃静,幽深地寻访,不觉已逾时载。

小径上积满了落叶,云萝传来阵阵空籁。

梅花飘散着芬芳,竹柏纷映,如带似帘。

淡雅寂静常常令人心旷神怡,晴空中山峦叠嶂,犹如黛色点缀。

灯夜杂市喧哗,仰望天际,鹄立凌空界。

感慨万分,仰慕之情油然而生,素托抱深赖。

丛阴支倦还,悟到解脱之道。

【注释】

(1)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后喜:之后喜欢。

(2)靖通庵:地名。在今浙江杭州灵隐寺附近。

(3)春阳蔼微和:春阳温和而和顺。

(4)扶疾:扶病。

(5)真馆:指寺院。真:佛教语,指清净无染之地。

(6)虚寥:空旷寂寞。

(7)幽寻:僻静中寻访。

(8)积叶:落叶堆积。

(9)空籁:空寂的声响。

(10)轻醾:即茉莉花。

(11)竹柏:指竹林与松树。

(12)澹寂:淡泊宁静。

(13)霁岑:晴天里的山峰。

(14)灯宵:夜晚。

(15)杂市:热闹的市集。

(16)鹄立:鹄鸟挺直身体站立。鹄:天鹅。这里指高傲自大的样子。

(17)素托:指纯洁、高尚的品质。

(18)由兹:因此。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游览灵隐寺后的诗作。首联写游寺时的心情;颔联写寺内景色;颈联写寺内环境;尾联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优美,是一首咏物抒情之作。

“春阳蔼微和,扶疾释余怠。” 春光明媚,天气和煦温暖,我扶着病体去登临这座名寺。

“真馆肃虚寥,幽寻倏逾载。”“真馆”,是指寺院中的佛堂,“肃虚寥”,形容佛堂的清寂空旷。“倏逾载”指不知不觉间已过了很长时间。诗人在佛堂里感到十分清静,于是便继续深入探访。

“小径迷积叶,云萝递空籁。”“小径”,指山路。“积叶”,指树叶堆积。“云萝”,即云萝山,在今浙江省富阳县东南,相传山上有白云萝瀑布。“递”,递送。“空籁”,指自然音响。诗人在小路上迷了路,只见一片片落叶堆积在道旁,又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空灵的声响。

“飘梅散轻醾,竹柏纷映带。”“飘梅”,指飘落的梅花。“轻醾”,指茉莉花,一种香草。“竹柏”,指竹子和松树。“映带”,指互相衬托。诗人看见梅花飘零、茉莉花散落,又见到竹子、松树枝叶葱翠、枝叶相衬,觉得十分美丽。

“澹寂每清神,晴岑列窗黛。” “澹寂”,指恬淡安静。“列”,排列。这句意思是说:恬淡安静常常让人精神愉快,晴朗的山峰一排排耸立在窗户前。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表达了他内心的愉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灯宵杂市喧,鹄立凌空界。”“灯宵”,即夜晚。“鹄”,即天鹅。这里借指人。“凌空界”,指站在高空中俯瞰世界。诗人在夜晚的灯火阑珊处看到热闹的市集,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在高处俯瞰过的世界。

“抚心倍仰止,素托抱深赖。”“仰止”,仰望,以之为榜样。“素托”,指纯净高尚的品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面对这样的美景,我不禁感慨万分,心中充满了敬仰之情。同时,我也深深地怀念着那些纯洁高尚的品质。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游览灵隐寺的经历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