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劳劳逐蠹鱼,平生即此当菑畬。
儿童莫笑头颅白,恐是研山行秘书。
【注释】
陇西:古郡名,今属甘肃省。阎大参:即阎若璩(1636-1704),字百诗,号潜丘,明代著名学者、诗人,官至户部尚书。山居四咏:作者隐居于陇西某处,写了四首描写山居生活情趣的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寒泉濯足:在寒冷的泉水里洗脚。
译文:
我不去追求那烦扰人的名利,我的志向是研究农事,让农民自己耕种土地。
儿童们不要嘲笑我的头颅发白,恐怕他们不知道我已经研究了一辈子的典籍。
赏析:
这首诗是阎若璩对自己隐逸生活的一种自述。他一生致力于经史之学的研究,不慕功名,甘于淡泊,对名利看得很轻。他虽然已年过半百,但头上还留着童稚般的头发,这是因为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学术研究之中,无暇顾及自己的容貌变化。
“不为劳劳逐蠹鱼,平生即此当菑畬”,这里说,我不为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所困扰,我的生活就是从事农事,让农民自己去耕种土地。”蠹鱼”在这里比喻追逐名利的人,”菑畬”则是古代耕作的意思,”菑畬”一词出自《周礼·天官冢宰》:”冢宰掌邦治,以九则治都鄙,以九宪治班邑。……凡造国者,侵地无过甸,越竟无出服,入竟荒政;既耕既种,后稷之政也,不违农时。”意思是说:掌管国家政事,要以九个方面去治理都鄙之地,要依照九条法则来治理封疆之地。”九则”指井田制,”九宪”指乡遂制度。阎若璩用这两个词来表示自己对农事的重视,并以此表达出自己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
“儿童莫笑头颅白,恐是研山行秘书”,这里的”研山行秘书”指的是他埋头研究古籍、撰写著作。阎若璩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的研究成果丰富,著述颇丰。但他对自己的学问非常谦虚,从不自诩。他说自己的白发是因为专心研究书籍,而不是因为贪图富贵。
这首诗表现了阎若璩淡泊名利、潜心学问的人生态度和高洁品格,体现了他那种超脱尘世、潜心学问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