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寒风冷佛骨,中夜起坐万感集。
僧宝人人明月珠,弟子谁依白茅室。

注释:

五月的寒风中,佛骨显得格外冷清,深夜起坐,万感纷集。

僧宝人人如明月般明亮,弟子们却谁愿依白茅为屋。

赏析:

《送现升归作》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作长江主薄期间,诗中描写了他与朋友相聚时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富有韵味。

“五月寒风冷佛骨”,首句点明了时间,即五月份的一个寒冷夜晚。此时,寒风凛冽,佛骨也显得格外冷清,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里的“佛骨”并非指佛教的圣物,而是指寺庙中的佛像雕塑。这种雕塑通常由木头、石头等材料制成,表面涂有油漆以防锈蚀和保持美观。在寒冷的天气里,这些佛像雕塑也会感到寒冷,从而更加衬托出周围的环境之冷清。

“中夜起坐万感集”,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在这个寒冷的夜晚中突然起身,心中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感。这些情感可能源于他对生活的感慨、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等等。然而,由于夜色深沉,诗人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只能通过“起坐万感集”这一形象的描述来传达自己的情感状态。

“僧宝人人明月珠”,第三句则转向了对僧人生活的描述。在古代,僧侣被视为修行者、智者的象征,他们的生活往往与世俗生活有所不同。在这里,作者用“明月珠”来形容僧人手中的明珠,这象征着他们的智慧与德行。同时,“人”字的使用也暗示了僧人群体的存在。他们如同璀璨的明珠一般,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世间带来光明。

“弟子谁依白茅室”,最后一句则转向了对弟子生活的描述。在古代,僧人通常都是孤独修行的隐士,他们生活在寺庙中,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的“白茅”指的是茅草房屋,象征着简陋而朴素的生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弟子们在这样环境中修行的同情和理解。他们虽然身处简陋的环境中,但仍然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追求着自己的修行之路。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情、修行和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