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多盘折,秋阳向郁蒸。
矮墙低贴水,老树倒悬藤。
白发腰镰叟,缁衣顶笠僧。
村醪何处问,更入乱云层。
永康道中
石路多盘折,秋阳向郁蒸。
矮墙低贴水,老树倒悬藤。
白发腰镰叟,缁衣顶笠僧。
村醪何处问,更入乱云层。
解析与译文
诗句释义
- 石路多盘折:描述道路崎岖不平,石头路面弯弯曲曲地延伸。
- 秋阳向郁蒸:秋天的阳光温暖而湿润,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 矮墙低贴水:形容矮墙靠近水面,仿佛是水边生长的,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和谐。
- 老树倒悬藤:老树的树枝垂落下来,像是树上挂着一条条绿色的藤蔓,显得格外自然和古朴。
- 白发腰镰叟:描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正在用腰刀收割庄稼或劳作的场景。
- 缁衣顶笠僧:僧人穿着深色的袈裟,头戴斗笠。这里的“缁衣”指的是黑色的衣服,象征着和尚的身份;“顶笠”则指头顶的斗笠。
- 村醪何处问,更入乱云层: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寻找酒的地方时,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片云雾缭绕的山峦之中,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变幻莫测。
译文
蜿蜒曲折的石质道路在秋天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崎岖不平。矮墙贴近水面,如同水边的绿草一般。古老的大树枝条垂落,仿佛树上挂着的绿色藤蔓。一位白发老人正在使用腰刀收割庄稼,身着黑色的袈裟,头戴斗笠。远处的村落里,僧人身穿深色袈裟,头戴斗笠,他们或许正寻找着酿酒的水源。然而诗人自己已经深陷在这片云雾之中,无法自拔。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形象描写,展现了一幅秋日乡村的景象。诗人通过对道路、树木、老人、和尚以及酒源等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自然美的田园画面。同时,诗中的“白发”、“缁衣”、“顶笠”、“村醪何处问,更入乱云层”等词语,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韵味,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却能深入人心,引发读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