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小窗西,新诗待我题。
相过虽不厌,只怕踏春泥。
注释:在水竹环绕的小窗西面,新诗等待着我来书写。虽然相约一起度过春天,但是担心被春泥所踩踏。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与朋友相聚的诗。诗人邀请朋友到自己的小窗前,期待他们的到来。然而,他也有些担心,因为怕在春天里被踏得满是春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于友谊的珍视。
水竹小窗西,新诗待我题。
相过虽不厌,只怕踏春泥。
注释:在水竹环绕的小窗西面,新诗等待着我来书写。虽然相约一起度过春天,但是担心被春泥所踩踏。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与朋友相聚的诗。诗人邀请朋友到自己的小窗前,期待他们的到来。然而,他也有些担心,因为怕在春天里被踏得满是春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于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共有八句。 诗句释义: 1. 三山标海裔,五岳名中州。 - “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象征着神话中的仙境,而“五岳”则是中国五大名山。 2. 安知金马碧鸡外,乃有点苍千仞之神丘。 - 这里用“金马碧鸡”来代指京城长安,而“点苍”则是指云南的大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川的向往。 3. 愚公有力不得移,至今郁郁蟠荒陬。 - “愚公”指的是传说中的老人智叟
王士性的《点苍山歌》,以明朝诗人特有的豪迈笔触,描绘了点苍山的壮美景色和深厚文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首句解读: - 明哲保身:“明朝惜别还分手”表达了在明朝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这里,“惜别”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而“分手”则反映了离别的必然性。 - 自然景观:“萝月西风待君久”描绘了秋天夜晚的自然景象,以及等待友人的孤独心境。“萝月”暗示着朦胧的月光
下菰长烟 注释:下菰:即菰草,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译文:烟雾缭绕的菰草中,隐约可见那废弃的垒台。 赏析:此句开篇点题,描绘了一幅烟波浩渺、古意盎然的水乡景象,为全诗定下了沉静而略带哀愁的基调。 坡陀废垒青天侧,至今传是春申宅。 三千剑客化为尘,蔓草荒烟但萧瑟。 译文: 注释:坡陀:山坡上的土丘或小山丘。 译文:如今那些曾经的剑客们已经化为了尘土。只有野草丛生的荒芜之地,显得如此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龙洞云归 弁冈东走临具区,灵牝下接龙宫居。 - 释义:龙洞中的云雾归来了。 - 译文:在弁冈东面行进,临近具有龙洞的地方,那里有一头神奇的雌性动物(龙),它居住在那里。 - 注释:弁冈:山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具区:古代传说中的地名,位于今天的上海市青浦区附近。 2. 常时出云作霖雨,每为下土苏焦枯。 - 释义
西塞山前日欲暮,江树离离起烟雾。 西塞山上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苍郁,江面上升起了层层薄雾。 元真仙驭不可攀,时听渔歌隔溪渡。 那高远的仙境难以企及,只能听到渔夫们歌声悠扬,隔着小溪传来。 湾头酒贱鳜鱼肥,红尘不上绿蓑衣。 江湾处酒价便宜,而鳜鱼也长得肥美,这世外桃源的生活远离尘嚣。 投竿倚棹看新月,犹见双双白鹭飞。 放下钓竿靠在船舷,望着明亮的新月,还能看见一对对白鹭从天空中飞过。
金盖出云 峨峨金盖,指金色的伞盖。金盖出云:比喻金伞在天空中飘荡。峨峨:形容山势高峻。金盖:这里代指金銮宝盖。苕:山名。在今安徽天长县西南。《元和郡县志》卷二载:“苕山,在州西七十里。”《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引《图经》曰:“苕山,一名东吴山,有石室,相传吴王阖闾所为也。” 中天削出青瑶簪:中天:中间;削出:露出。青瑶簪: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形似簪子,用玉石制成,故称。 白云无心出岩岫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近代丹青谁第一,南有魏公北有高。 —— 在现代绘画中,谁是第一?南方有魏公(指文同),北方有高崇。 - 魏公:指宋代画家文同,以画墨竹闻名。 - 高崇:这里可能指的是其他南北两地的杰出画家或艺术家。 2. 风流雄混各臻致,下视刘商儿女曹。 —— 各种流派和风格都达到了极致,向下看那些模仿名家的作品就像孩童一般。 - 风流雄浑:形容画风宏大、气势雄伟,具有豪放的特点。 -
这首诗是宋代画家米芾的《题南宫米元晖所画山水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前代几人画山水,逸品只数南宫米: - 前代几位大画家中,只有南宫米(即米芾自己)的作品被认为是“逸品”。逸品是指超越常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艺术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南宫米山水画的高度赞赏和推崇。 2. 海岳楼前北固山,顷刻云烟生满纸: - 描绘的是一幅以“海岳楼”(可能是苏州的某个古建筑)为背景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衡山景色的诗。下面是对诗句和译文的分析: 第一句:“衡山山顶岚光生,翠雾直与山俱横。” 这句诗描绘了衡山山顶的景象,山顶上飘荡着绿色的烟雾,与山峰一样直挺挺地横卧在那里。 第二句:“轻云低拂北流水,落日半隐鸠兹城。” 这句诗描述了天空中的白云轻轻摇曳着,仿佛是在抚摸着北面流淌的河水,而太阳则半藏于鸠兹城的上空。 第三句:“一片松花忽吹起,反覆阴晴生眼底。”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道场霁晓:清晨的道场。霁,意为天晴;晓,意为早晨。 2. 城山:指山名,位于城南山上。簇金芙蓉:形容山峰如同盛开的莲花一样。 3. 飞标:高挂的标枪或标志物。特立:特别突出。 4. 岩前:山岩之前。风来虎听法:风声仿佛在虎听佛法的声音。 5. 烟外客至:云雾之外迎来的是客人。僧鸣钟:僧人敲响钟声。 6. 云岚:云雾缭绕的山峦。乍卷浮初日:突然卷起覆盖初升的太阳。 7.
注释: 紫阁:紫禁城。 春阴:春天的阴云。 翠萝:青藤,这里指山石。 玉蓑金笠:用金和玉制成的雨具,用来防雨遮阳。 乾坤:天地。 青山:青山绿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闰二月二十六日所作的梦。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紫阁春阴、草堂、玉蓑金笠、戴春光,从今收拾乾坤后,自对青山借一觞。全诗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注释】保公岩:指佛寺,在今江西九江市。 石龛(kān):石窟中的石室。 隐隐:隐约地。 砌:石阶。趺(fū):僧人盘腿打坐的姿态。 禅:佛家语,静坐参悟。 雨花积: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鹿野苑讲经,雨花天降,花瓣如花般落在信徒头上,故称“雨花”。 赏析:此诗首句写石洞中青苔满地,次句写依稀可见的石阶痕迹,三、四句写想象中的夜深时分,禅僧在岩石前静坐参禅的情形。全诗意境优美,富有禅意
注释:野客归来,我回来的心境如同野客一样狂放。水云楼阁,仿佛置身于水云之间,闻到了水云的清香。镜湖十里,春天的景色就像画卷一般美丽。一样的荷花,一样的味道,都令人陶醉。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诗人情感的诗歌。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归来时的心情和环境的优美。后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镜湖的美丽和荷花的香气。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月色花香掌上看,分明春事满阑干。 凭谁说与林和靖,雪树枝头雪未干。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句“月色花香掌上看”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分明春事满阑干”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景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最后“凭谁说与林和靖”表达了诗人想要与林和靖分享这份美景的愿望
【注释】 方以常:指诗人的朋友方干。寄:托付,这里是写给朋友的一封信。其二:这是第二首诗,与前一首“晨光望友”不同。方干,字雄飞,号玄英子(一作元英),福唐人,约生于公元867年,卒于公元893年,曾隐居九仙山中多年,后出仕为方城尉、盐铁判官。 【译文】 清晨我登上高楼眺望远方,春雨绵绵,天气阴沉沉的不见太阳。 远远地看见你的身影越来越模糊,只有那青翠的青山依旧孤独地屹立。 【赏析】
【注释】 玉万竿:指云霄。 王母:即西王母。 青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类,这里代指王母娘娘。 瑶台:神话传说中的仙境。 赏析: 首句“仿佛云霄玉万竿”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的玉竹形象,给人一种仙气缭绕的感觉。第二句“依稀王母驾青鸾”,则将视线转向了一位神秘的仙女——王母娘娘,她驾着青鸾而来。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王母娘娘的神往之情,也暗示了与梦中仙女相遇的惊喜。第三句“来时不识归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