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见南山,相去能几里。
莫言不在山,看山如屋里。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八 见山坡
注释:举头看见南山,相距不过几里。不要说不在山中,看山就像在屋里一样。
赏析: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站在山坡上看到南山的景色,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举头见南山,相去能几里。
莫言不在山,看山如屋里。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八 见山坡
注释:举头看见南山,相距不过几里。不要说不在山中,看山就像在屋里一样。
赏析: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站在山坡上看到南山的景色,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共有八句。 诗句释义: 1. 三山标海裔,五岳名中州。 - “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象征着神话中的仙境,而“五岳”则是中国五大名山。 2. 安知金马碧鸡外,乃有点苍千仞之神丘。 - 这里用“金马碧鸡”来代指京城长安,而“点苍”则是指云南的大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川的向往。 3. 愚公有力不得移,至今郁郁蟠荒陬。 - “愚公”指的是传说中的老人智叟
王士性的《点苍山歌》,以明朝诗人特有的豪迈笔触,描绘了点苍山的壮美景色和深厚文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首句解读: - 明哲保身:“明朝惜别还分手”表达了在明朝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这里,“惜别”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而“分手”则反映了离别的必然性。 - 自然景观:“萝月西风待君久”描绘了秋天夜晚的自然景象,以及等待友人的孤独心境。“萝月”暗示着朦胧的月光
下菰长烟 注释:下菰:即菰草,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译文:烟雾缭绕的菰草中,隐约可见那废弃的垒台。 赏析:此句开篇点题,描绘了一幅烟波浩渺、古意盎然的水乡景象,为全诗定下了沉静而略带哀愁的基调。 坡陀废垒青天侧,至今传是春申宅。 三千剑客化为尘,蔓草荒烟但萧瑟。 译文: 注释:坡陀:山坡上的土丘或小山丘。 译文:如今那些曾经的剑客们已经化为了尘土。只有野草丛生的荒芜之地,显得如此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龙洞云归 弁冈东走临具区,灵牝下接龙宫居。 - 释义:龙洞中的云雾归来了。 - 译文:在弁冈东面行进,临近具有龙洞的地方,那里有一头神奇的雌性动物(龙),它居住在那里。 - 注释:弁冈:山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具区:古代传说中的地名,位于今天的上海市青浦区附近。 2. 常时出云作霖雨,每为下土苏焦枯。 - 释义
西塞山前日欲暮,江树离离起烟雾。 西塞山上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苍郁,江面上升起了层层薄雾。 元真仙驭不可攀,时听渔歌隔溪渡。 那高远的仙境难以企及,只能听到渔夫们歌声悠扬,隔着小溪传来。 湾头酒贱鳜鱼肥,红尘不上绿蓑衣。 江湾处酒价便宜,而鳜鱼也长得肥美,这世外桃源的生活远离尘嚣。 投竿倚棹看新月,犹见双双白鹭飞。 放下钓竿靠在船舷,望着明亮的新月,还能看见一对对白鹭从天空中飞过。
金盖出云 峨峨金盖,指金色的伞盖。金盖出云:比喻金伞在天空中飘荡。峨峨:形容山势高峻。金盖:这里代指金銮宝盖。苕:山名。在今安徽天长县西南。《元和郡县志》卷二载:“苕山,在州西七十里。”《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引《图经》曰:“苕山,一名东吴山,有石室,相传吴王阖闾所为也。” 中天削出青瑶簪:中天:中间;削出:露出。青瑶簪: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形似簪子,用玉石制成,故称。 白云无心出岩岫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近代丹青谁第一,南有魏公北有高。 —— 在现代绘画中,谁是第一?南方有魏公(指文同),北方有高崇。 - 魏公:指宋代画家文同,以画墨竹闻名。 - 高崇:这里可能指的是其他南北两地的杰出画家或艺术家。 2. 风流雄混各臻致,下视刘商儿女曹。 —— 各种流派和风格都达到了极致,向下看那些模仿名家的作品就像孩童一般。 - 风流雄浑:形容画风宏大、气势雄伟,具有豪放的特点。 -
这首诗是宋代画家米芾的《题南宫米元晖所画山水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前代几人画山水,逸品只数南宫米: - 前代几位大画家中,只有南宫米(即米芾自己)的作品被认为是“逸品”。逸品是指超越常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艺术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南宫米山水画的高度赞赏和推崇。 2. 海岳楼前北固山,顷刻云烟生满纸: - 描绘的是一幅以“海岳楼”(可能是苏州的某个古建筑)为背景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衡山景色的诗。下面是对诗句和译文的分析: 第一句:“衡山山顶岚光生,翠雾直与山俱横。” 这句诗描绘了衡山山顶的景象,山顶上飘荡着绿色的烟雾,与山峰一样直挺挺地横卧在那里。 第二句:“轻云低拂北流水,落日半隐鸠兹城。” 这句诗描述了天空中的白云轻轻摇曳着,仿佛是在抚摸着北面流淌的河水,而太阳则半藏于鸠兹城的上空。 第三句:“一片松花忽吹起,反覆阴晴生眼底。”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道场霁晓:清晨的道场。霁,意为天晴;晓,意为早晨。 2. 城山:指山名,位于城南山上。簇金芙蓉:形容山峰如同盛开的莲花一样。 3. 飞标:高挂的标枪或标志物。特立:特别突出。 4. 岩前:山岩之前。风来虎听法:风声仿佛在虎听佛法的声音。 5. 烟外客至:云雾之外迎来的是客人。僧鸣钟:僧人敲响钟声。 6. 云岚:云雾缭绕的山峦。乍卷浮初日:突然卷起覆盖初升的太阳。 7.
注释:初四日梦 在初四的梦境中,我看到了海棠花在月光之下飘过苏家的墙头,映照出茅屋变成了白玉般晶莹剔透的殿堂。 堂上真元无别主,刘郎依旧与刘郎。 殿堂中的真气没有新的主宰,就像刘郎依然和从前一样与我相见
《方园杂咏十二首·其七·苍耳林》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张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1. 杖藜成独往 - 关键词解释:杖藜,意为手扶藜杖,指步行。成,表示结果或状态。独往,独自前往某地。 - 译文简介:手持藜杖,独自一人前往,形容行走的状态。 - 赏析:诗的开篇即描绘了主人公独自行动的画面,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 2. 青林人迹稀 -
注释: - 太极西皇是我家:太极,指的是太和之气,西皇,指西方的帝王。我家住在这里,就像住在皇宫一样。 - 碧云长树醉流霞:碧云,形容树木苍翠,长树,指高大的树木。醉流霞,形容树木在夕阳下显得美丽动人。 - 玉华仙子归来日:玉华仙子,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归来日,指女子归来的日子。 - 笑指东风第一花:笑指,形容女子的笑容。东风第一花,指春天的第一朵花,也就是迎春花开的时候。 赏析:
【注释】 秀:秀丽、优美。遏(è):止,挡住。瞳瞳(tóng):明亮的样子。罗浮:山名。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岭南山川的诗。诗人登上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只见那郁郁葱葱的大树遮天蔽日,遮住了天空,挡住了流云,只看见四季长青而不见秋天的萧瑟。当晨曦从东方升起,一轮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四海大地,使万物都沐浴在一片无边无际的祥和之气之中。诗人用“倚天”来形容高山之高,用“遏云”来形容云雾之浓
【注释】方园:指园林。杂咏十二首:即《杂咏》。其一,道林。其二,道旁。其三,道边。其四,道上。其五,路旁。其六,路上。其七,道侧。其八,路边。其九,道间。其十,道际。其十一,道隅。其十二,道旁。 【赏析】此诗写诗人夜宿道院,月光照临道院,照见寺院中幡幢影,诗人因之而入神。 首句“邻近列仙居”,表明了诗人在深夜里,来到这远离尘嚣的道院。“瑶林”二字,写出了道院周围的环境。这里的“林”指的是树林
三峡回清 三峡盘回百里通,洞天深锁水云中。 无边光霁谁为主,一派银河万折东。 注释:三峡:长江的三个峡谷。回清:指江水回旋清澈的样子。三峡盘回百里通:形容三座大山环绕着江面,形成一条蜿蜒曲折的大路。洞天: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深锁水云中:深藏在云雾之中。主:主宰,这里指太阳。万折东:形容银河像万条曲折的河流一样向东奔流。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对三峡景色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