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近列仙居,瑶林閟清境。
夜深明月来,送过幡幢影。

【注释】方园:指园林。杂咏十二首:即《杂咏》。其一,道林。其二,道旁。其三,道边。其四,道上。其五,路旁。其六,路上。其七,道侧。其八,路边。其九,道间。其十,道际。其十一,道隅。其十二,道旁。

【赏析】此诗写诗人夜宿道院,月光照临道院,照见寺院中幡幢影,诗人因之而入神。

首句“邻近列仙居”,表明了诗人在深夜里,来到这远离尘嚣的道院。“瑶林”二字,写出了道院周围的环境。这里的“林”指的是树林,“瑶”则是指美石或者美玉。因为这里是一个道观,自然不会种树,所以用“瑶”字来修饰是最为贴切的。

第二句“閟清境”,写的是道院所处的环境十分幽静、清雅。“閟”,有“关闭”、“封闭”的意思。“清境”指的是清幽的修行环境。

第三句“夜深明月来”,描绘的是夜晚的景色。“夜深”说明时间已经很晚,月亮升起的时间也已经很晚了,而此时,却有月光从云层中照射下来。“来”字写出了月光的到来和明亮,为下一句铺垫了气氛。

最后一句“送过幡幢影”,则是诗人对于月光的描写。“幡幢”在古代是一种用于佛教仪式上的旗帜或者旗帜形的物什,这里指的就是佛寺中的幡幢。而“送”字则是将月光与幡幢影子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月光照耀下的佛寺画面。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以及一个远离尘嚣的修行之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